第十五章 降權(1 / 2)

隨著天氣的逐漸轉暖,東京汴梁城仿佛重新煥發生機一般,再加上幾場及時春雨過後,人們脫下厚實的棉衣,換上春裝,開始了春種。

隻是和滿懷期待的心情下地耕種的百姓不同的是,近幾個月來權柄滔天的大將軍王趙栩卻是滿臉愁容。

眼看著還有幾天就是約定好的大軍出征時間,但最近一係列的突發事件的發生,使大軍不得不放緩行程。

一來西路軍大多都是步兵,基本人人都是旱鴨子不善水戰,和大漠橫行的西夏軍團以及草原遼軍征戰還行,可是和號稱水上無敵的梁山水軍相比便差了不止一籌,而且前幾天到達海州的張叔夜傳來奏報,海州附近船隻不是被搶先一步的梁山水軍征繳就是被銷毀,除了幾百艘捕魚的小船外,基本無船可用。

趙栩無奈之下,之得傳令給駐紮在兩浙路明州定海府(今寧波舟山市定海區附近)的殿司神衛水軍都統製沈敖率領精銳水軍五萬,海鰍船兩千餘艘,大型拍杆帆船一千餘艘,船上附帶木漿蜈蚣小船一萬兩千餘艘,啟程前往海州,聽從張叔夜統一調遣。

二來,倒也算不上是一件壞事,甚至算是一件好事,因為經過趙栩這些年的尋找探索,發現他所身處的時代是一個介於水滸傳,說嶽全傳和曆史之間的扭曲空間,甚至連平行空間都算不上。

除了跟隨宋江起義的三十六人外,其他水滸傳中的七十二將也都存在,比如神機軍師朱武,轟天雷淩振,豹子頭林衝等等。

《宣和遺事》中記載的跟隨宋江起義的三十六人中,因為趙栩這個蝴蝶一揮翅膀,人員也變化了許多,諸如大刀關勝現在在趙栩手下軍中任職,花和尚魯智深在東京大相國寺為僧,青麵獸楊誌在禁軍中任職,前段時間趙栩也把他調到了西路軍中。

可能是曆史搞得惡作劇,非得讓宋江等人湊成三十六人,而替代關勝,魯智深和楊誌三人的卻是沒麵目焦挺,菜園子張青以及母夜叉孫二娘。

其他在在水滸傳中的七十二將,被趙栩看好的也都一一派人去邀請招攬。

諸如在少華山落草的神機軍師朱武,陳達,楊春三人也在趙栩的招攬下現今正在來東京的路上。

隻是這些人雖然各自有各自的本事,可是趙栩最看重的卻是在《水滸傳》中驚鴻一現的活地圖許貫忠。

在《水滸傳》中,吳用善於陰謀詭計,朱武善於排兵布陣,而唯有驚鴻一瞥的許貫忠無論是排兵布陣還是武藝,謀略都是全才,琴棋書畫無所不精,而且這個人擅長契丹,女真,黨項,回鶻,吐蕃等各國語言,最難得的是,這個人曾走遍各國名山大川,對每個地方的地形都牢記於心,活地圖的名號也正是因此而來。

在趙栩看來許貫忠是唯一能夠和老李相媲美的人物,甚至有些地方比老李還要勝上一籌。

趙栩對許貫忠這個人太過看重,擔心一般人勸不動,所以他特地派老趙攜帶代表他身份的金牌親自前去勸說。

經過老趙的一番苦口婆心的勸說,並且把趙栩心中強宋的誌向和野心直言不諱的告訴許貫忠後,終於勸得許貫忠變賣家產拖家帶口的前來東京投奔趙栩。

前幾天老趙傳來消息,他們一行人已經進入京畿路的封丘城,還有兩三天左右便能趕到,隻是路上出現了出現了一些突發狀況才導致原本一天半的路程要拖延幾天。

原來是因為剛剛進入初春時節,天氣有些冷意,再加上前幾天下了一場小雨,導致許貫忠年幼的女兒受了風寒高燒不止,如今正在封丘城內的一家醫館內調養。

第三件事的發生引發朝野的震動,河北義軍首領張迪聚眾十餘萬造反,自稱晉王,設百官,斬殺朝廷官吏,占領州縣,購買糧草軍械,攻城克府,短短半個月便占領了洺州全境,並且不斷的招兵買馬,一邊練兵一邊向鄰近的磁州,以及邢州進軍,所過州縣無不棄城投降。

短時間內便有向梁山宋江,江南方臘起義規模相媲美的趨勢。

趙栩聞訊後,急忙下令時任相州觀察使,龍神衛都指揮使,鄜延路總管的劉延慶為統兵大將,前往鎮壓。

第四件事也是最讓趙栩憤怒的一件事就是,鄆王派的頂梁柱當朝少宰王黼近日來見趙栩權勢滔天,擔心他權勢太大,對王黼不利,便向皇帝趙佶進讒言,想方設法的在趙佶麵前上趙栩的眼藥,若不是趙佶每年能從趙栩手裏得到大筆的金銀珠寶,而且近來把他迷得神魂顛倒的李師師就在趙栩麾下的賓欣樓裏安置的話,說不定真就被王黼說動了,但即便如此,趙佶的心裏還是動搖了。

今天早朝的時候,趙佶不顧朝令夕改,下旨,改封大將軍王趙栩為‘西南王’,可攜帶家眷鎮守西南封地,沒有傳召不得回京,改天下兵馬大元帥為西南兵馬大元帥,並且嚴令趙栩半年內繳平宋江,方臘,張迪三路叛軍,否則便要把他貶為庶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