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恕是堅韌的表現,而不是軟弱的象征。它需要我們有勇氣正視自己的心靈創傷。隻有真正的強者才能做到這一點。1918年,在密西西比州發生了一件極富戲劇性的事情,並差點由此引發了一次火刑,勞倫斯·瓊斯——一個黑人講師,差點就被燒死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人們的感情非常容易衝動。密西西比州中部流傳著一種謠言,說德國人正在唆使黑人起來叛變。一大群白人在教堂的外麵聽見勞倫斯·瓊斯對他的聽眾大聲叫著,“生命,就是一場戰鬥!每一個黑人都要穿上他的盔甲,以戰鬥來求生存和求成功。”
“戰鬥”,“盔甲”,對於發動叛變而言,這些足夠了。一些年輕人趁夜衝出去,糾集了一大夥暴民,回到教堂裏來,拿繩子捆住了這個傳教士,把他拖到一公裏以外,吊在一大堆幹柴上麵,並燃亮了火柴,準備一麵用火燒他,一麵把他吊死。這時候,有一個人叫起來:“在我們燒死他以前,讓這個喜歡多嘴的人說話,說話啊!說話啊!”勞倫斯·瓊斯站在柴堆上,脖子上套著繩圈,為他的生命的理想發表了一篇演說。勞倫斯·瓊斯告訴那些憤怒的、等著要燒他的人們,他所做過的各種奮鬥——教育那些沒有上過學的男孩子和女孩子,訓練他們做好農夫、機匠、廚子、家庭主婦。他談到有一些白人曾經協助他建立學校,那些白人送給他土地、木材、豬、牛和錢,幫助他繼續他的教育工作。
當時勞倫斯·瓊斯的態度非常誠懇,很令人感動。他絲毫不為自己哀求,隻希望別人理解他的理想。那一群暴民開始軟化了。最後,人群中有一個曾經參加過南北戰爭的老兵說:“我相信這孩子說的是真話,我認得那些他提起的白人,他是在做一件好事。我們弄錯了,我們應該幫助他而不該吊死他。”那位老兵拿下他的帽子,在人群裏傳來傳去,從人群裏募集到一筆錢,交給了瓊斯——這個曾經說過“我沒有時間去跟人家吵架,我沒有時間可以後悔,也沒有哪一個人能強迫我低下到會恨他的地步”的黑人。
後來有人問勞倫斯·瓊斯,問他會不會恨那些把他拖出來準備吊死和燒死的人?他回答說:“我忙著實現我的理想,沒有時間去恨別人。”人生之禪:
讓我們永遠不要去試圖報複他人,因為如果我們那樣做的話,就會深深地傷害了自己。讓我們不浪費一分鍾時間去想那些我們根本就不喜歡的人,把精力和感情白白地搭在他們身上該是多麼不劃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