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年來,人類過度強調未雨綢繆,過度渲染憂患意識,誇大失敗的消極意義,而使得人類普遍染上一種不安的意識。禪告訴我們,對於失敗可以預做準備,但不可以滋蔓成懼怕的心態,因為它會使我們變得不安。這其中的心理變化完全決定於自己是否被消極的思想所牽引。而這些消極的懼怕和退卻,卻源自與事實無關的過慮和擔憂。這個虛幻不實的擔憂,使許多人一蹶不振,使許多人無病呻吟,使許多人終日憂鬱難安。
隻要我們懂得使自己保持和諧的藝術,那我們就能千百倍地增加自己的力量。
一些偉大的音樂家說,沒有什麼東西比演奏一件失調的樂器,或是與那些沒有好聲調的人一起演唱,更能迅速地破壞聽覺的敏感性,更能迅速地降低一個人的樂感和音樂水準了。一旦這樣做以後,他就不會潛心地去區分音調的各種細微差異,而是很快地去模仿和附和樂器發出的聲音。這樣,他的耳朵就會失靈。要不了多久,他就會養成一種唱歌走調的習慣。
在人生這支大交響樂中,你使用的是哪種專門的樂器,這無關宏旨,但是,在沒有使這些“樂器”定調的情況下,你不能在你的聽眾——世人麵前開始演奏你的人生交響樂。
無論你幹什麼事情,都不要玩得走樣,都不要唱得走調或工作失調,更不要讓你失調的樂器弄壞了耳朵和鑒賞力。即使是世界著名鋼琴家,也不可能在一架失調的鋼琴上奏出和諧、精妙的樂章。
心理失調對工作的影響是致命的。有些極具毀滅性的情感,比如擔憂、焦慮、仇恨、嫉妒、憤怒、貪婪和自私,等等,都是工作效率的致命敵人。一個人受這些情感的困擾時,就不可能將他的工作做到最好。這就好像一塊具有精密機械裝置的手表,如果其軸承發生摩擦就走不準一樣。而要使這塊表走得很準,那就必須精心地調整它。每個齒輪、每個輪牙、每根石英軸承都必須運轉良好,因為任何地方出現了摩擦,都將無法使手表走得很準時。人體這架機器要比最精密的手表敏感得多。在開始一天的工作之前,人體也需要調整,也需要保持非常和諧的狀態。
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能使一個思想狀況不佳的人煩惱不已,但卻很難影響一個思想沉著、鎮定自若的人。即使是出了大事,甚至各種各樣的災難,都很難使他的心理失去平衡,因為他找到了自己生命的支點——心理平衡的支點,因此他不會在希望和絕望之間搖擺。
和諧是一切效率、美好和幸福的秘密所在。和諧意味著一切心理功能的絕對健康。沉著、安定、和藹的情緒,往往能使人體的整個神經係統、所有的身體器官與新陳代謝過程保持協調,但這種和諧往往因摩擦衝突而受到破壞。
人體像一部無線電報機,根據思想和理念的性質,不斷地發出平和、有力、和諧或混亂的信息。這些信息以光速飛向四麵八方,這些信息往往也能找到它們自己的知音。
一個處於永恒和諧之中的心靈平靜的人,他不可能恐懼災難,因為他是按照永恒的真理立身、行事、處世的。這樣一個極其平靜的心靈宛如深海之中巋然不動的一座巨大冰山,它嘲笑洋麵上擊打它身側的洶湧波濤和狂風暴雨。這些洶湧的怒濤和狂風暴雨甚至連使它產生恐懼也不能,因為處於深海之中的巨大冰塊是平衡的,這種平衡能使它平靜地、不受阻礙地穩穩漂流。
人生之禪:
生活的藝術就是不要太在意,而生活的本質則是自然,而不是刻板;是自在愜意,而不是苛刻造作。對待別人,心平氣和,別太挑剔,隻有這樣才能內心無憂。
一個人隻有學會不在意,才能做到氣定神閑,來去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