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分兩頭,在我方連日來的猛烈攻勢下,據守白馬的東郡太守劉延終於堅持不住,不得不派遣快馬向曹操告急求援。
正親自鎮守官渡的曹操得知這一消息後,連忙召集手下重臣齊聚商議。帥帳之內的曹操無比憂慮,劉延所部隻有五千餘人,雖然還有數萬的玩家相助,但是袁紹先鋒勢力更大。而且劉延沒有經曆過多少大的戰役,對很多場麵缺乏有效的應對經驗。而這次袁紹的先鋒大將卻是久負盛名的河北名將顏良,這個人以勇武而聞名,有勇冠三軍之說。當年袁紹計圖謀奪冀州之時,韓馥手下大將耿武想要行刺袁紹,就是被顏良輕易斬殺的。
正在躊躇之中,郭嘉、荀彧、荀攸、程昱等曹操的重要謀臣都一一來到了帥帳,曹操忙把劉延信使的急報告知於眾。
袁紹將白馬定為第一攻擊目標這早在眾人所料之中,並沒有激起多大的驚詫,郭嘉首先建議:“兵來將檔,這是征伐的必經之路。現在袁紹大軍南侵,必然會想到他的後方會變空虛,所以才會派遣這一股部隊用來先頭開路,等到他占據住黃河以南的一塊地方立住陣腳後,方才會和我軍拚死一戰。”
荀攸自投曹操以來,尚未遇到能夠嶄露頭角的機會,隻是一直輔佐這他的叔叔荀彧治理許昌,但是卻把整個都城管理得是井井有條。此前曹操西征張繡之時,荀攸就曾經上言勸說:“張繡、劉表兩者唇齒相依,已經互為犄角之勢,我們應該暫緩進軍,看看他們之間的是否會發生什麼衝突。現在主公你急著去進攻其中一個,另外一方必定會出手相助,免得唇亡齒寒。到那時候,我軍可就會進退兩難,很難取得勝利的啊。”結果曹操沒有聽從他的勸告,而是草率出兵對張繡作戰,最後劉表果然出兵相救,導致了曹軍失利大敗,曹操幾乎死在戰場。僥幸逃回後,曹操十分後悔,曾經對人說道:“這都是我不聽從公達勸說的結果啊!”
現在的荀攸已經比以前更加成熟穩重,等到郭嘉說完之後他才接口說道:“白馬既然已經成為了袁紹的第一攻擊目標,我們現在正可以趁著他大舉進攻白馬之時,攻其不備。我認為,可以從延津進兵,偽裝渡河,直接威脅袁紹後方。延津的守將於禁,弓馬熟練,武藝出眾,素來又堅毅沉穩,正是領軍良將。主公可以命令他為先鋒,主動出擊,吸引袁紹大軍注意,以袁紹的性格,肯定會分兵防備。這時,主公便可以親率大軍急援白馬,給進擊白馬的顏良以當頭重擊,此聲東擊西之策,一定可以解決白馬之圍。”
這一席說完之後,曹操、郭嘉等人聽得都是點頭稱讚。於是曹操采納了他的建議,決定派遣延津守衛於禁的兵馬去進攻袁紹在黃河北岸的杜氏津營寨,而他自己將親率二萬大軍,急援已經被圍困數日的白馬渡口。
於禁不愧是曹操手下有名的大將之一,在接到曹操的命令之後,當即主動出擊,率領五千步騎從延津向西南,沿著黃河行進,去攻取汲縣。在輕鬆的將汲縣拿下之後,又與鎮守延津的樂進渡河一同渡河,一舉攻占了獲嘉,一路上是殺退敵軍無數,焚燒了糧倉三十餘屯,斬首俘虜了袁軍各數千,招降了袁紹帳下裨將何茂、王摩等二十餘人。
而身在黎陽的袁紹得到了這一消息後心中大駭,急忙召集手下前來商議。手下謀士卻分為了兩派,以田豐、沮授為首的一方認為這隻不過是曹操的圍魏救趙之計而已,不必太過在意,隻需要派遣一員大將率一萬大軍趕赴杜氏津渡口,就可以解除於禁的威脅,進攻的主要地點應該仍然是白馬渡口;而另一方郭圖、逢紀、審配等人卻極力勸說袁紹應當親領大軍擊潰於禁的這支部隊,擊破曹操的抵抗勢頭,這樣一來既可以打擊他的士氣,也可以使己方的軍心大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