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故事,都是從一個女人講起,這一個也不會例外。這張1930年的老報紙,字跡已經有些模糊,發黃紙頁上的女人卻透著一種超越時代的美,她叫蕭宗讓,照片上的她正值芳華,似乎完美地詮釋了那個年代的“大小姐”:官宦家庭出身,受過良好的中西方教育,舉手投足間都散發著“禮”。這一年,她在法國遇到了一生中的最愛,結束學業後,就與愛人登上了返回祖國的遊輪,踏上了他們近四十年的共同生命旅程……
“媽媽為什麼嫁給了爸爸呢?”自打成嘉玲記事起,這個問題似乎就是她的最愛。然而蕭宗讓總是會繼續手邊的事情,看也不看她一眼地說:因為愛和尊重。
“那什麼是愛?什麼是尊重?”小小的成嘉玲顯然無法理解這樣的回答,但冥冥之中她卻能感受到這兩個字眼的力量。她總是迅速找來小板凳,眼巴巴地望著蕭宗讓,眼神中透露出對“愛”和“尊重”模糊而向往的光芒,逼得蕭宗讓不得不放下手中的事情,也同小嘉玲一起認真起來。
“愛,就是當你第一次看到一個人,就會覺得前世似曾相識,他好像冥冥注定在這個時間這個地點等待著你,然後用他的大手拉起你的小手,你就會感受到溫暖和幸福。”蕭宗讓的眼神中透著水潤,那盈盈的光散發著陽光的溫度。
“哦……”小嘉玲的眉頭擰成一團然後又慢慢暈開,仿佛明白了什麼遙遠而真切的東西,她抬起頭來說:“可是……”
“那是一種磁力,在它來的時候,你就會知道。”果然是做母親的,一下子就能知道小嘉玲的疑問,一邊說著,一邊撫摸著她的頭,將她不小心散落的幾縷頭發別在耳後。
“那尊重呢,尊重又是什麼?”小嘉玲才不想就此打住。
“尊重,就是支持愛的源泉,你知道,光有愛的婚姻是無法幸福的。這時候需要有一種力量可以讓它得以持續。就像你每天上學,有時候會覺得很辛苦,會想著:‘呀,可不可以睡個懶覺’,這時候什麼能夠讓你起床呢?”
“因為,因為上學老師會誇我!”小嘉玲不假思索地回答。
“嗯,這就是尊重了,就是那種你對某件事、某個人的信念。而在婚姻裏麵,尊重是支持生活的動力,是讓愛情變完整,變長久的動力。”
“那媽媽一定很尊重爸爸!”
“是呀……”此時的蕭宗讓,眼神有點濕潤,即使是小小的成嘉玲也明白那濕潤代表著什麼。
塞納河畔是個滋養愛情的地方,年輕的蕭宗讓就是在那裏初識成舍我的。成舍我是誰?他辦過七份報紙,三所學校,他從來不會害怕權貴,因為他要代表人民說話,他在那個人人都想要沾邊政治的年代裏主張無政府主義:政府機製越小,人民自由發揮的空間便越大,社會將越進步。
那時的蕭宗讓正在巴黎大學念法國文學,而成舍我則正在“遊學”,他們兩個似乎都在學,可是卻學得大相徑庭:蕭宗讓單純地沉溺在藝術的維度中,而成舍我則是為了他的事業而來開闊眼界。愛情讓兩個來自於不同世界的人,走在了一起:成舍我在蕭宗讓的眼睛裏散發著“理想”的光芒,而蕭宗讓在成舍我心中則撒下了一片純潔的芬芳。
成嘉玲小時候,總是喜歡翻閱成舍我寫給蕭宗讓的情書,厚厚的一疊,記載著這段愛情的開始:“媽媽,這些都是爸爸寫給你的麼?”
“嗯,可不是麼。”平淡而綿延的回答。
“那你當時會不會很感動,覺得超級有feel的。”
“是吧。”這樣的回憶,總是能讓蕭宗讓陷入深思。成舍我剛剛認識蕭宗讓的時候,她已經有了男朋友,可是這對於成舍我來說根本不成問題,他下定決心要追到這個女人的時候,就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於是每天一封情書,終於用自己的柔情蜜意征服了蕭宗讓。
蕭宗讓也沒有辜負成舍我,雖然父母百般不樂意將自己的寶貝女兒嫁給這個遊走在風口浪尖上的人——當時的成舍我已經立誌要開拓自己的報業托拉斯,成為真正的“無冕之王”,可是這樣的理想讓他的知名度和危險係數一樣飆升——但蕭宗讓還是衝破了阻撓,毅然決然地嫁給了成舍我。
人生若隻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回國後的蕭宗讓在北平女子師範大學教法文,與教英文的趙麗蓮齊名,事業蒸蒸日上。也許是出於缺乏安全感,也許是考慮到大兒子成思危剛剛出生,成舍我終日遊說年輕漂亮的妻子:“你就安心在家看孩子吧,何必那麼辛苦出去做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