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雨過天晴(1 / 1)

真實曆史

1912年4月10日,泰坦尼克號從英國南安普敦出發,途經法國瑟堡-奧克特維爾以及愛爾蘭昆士敦,計劃中的目的地為美國紐約,開始了這艘“夢幻客輪”的處女航。4月14日晚11點40分,泰坦尼克號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大約在41°43‘55.66"N49°56‘45.02"W附近),兩小時四十分鍾後,4月15日淩晨2點20分沉沒,由於隻有20艘救生艇,1523人葬身海底,造成了當時在和平時期最嚴重的一次航海事故,電影《泰坦尼克號》就是根據這一真實海難而改編。

當時拍攝《泰坦尼克號》的時候導演詹姆斯·卡梅隆要求每一樣道具都是真實的,所以鑽石也不例外,隻是鑽石的名字是“希望”,而不是“海洋”,“海洋之心”的名字是編劇為了劇情而起的。

美麗晶瑩的鑽石乃是上帝賜予人間的珍寶,具有鮮豔深藍色的透明鑽石更是稀世珍品,大粒者世界上僅有幾顆,可謂千金難求。其中,舉世聞名的鑽石"希望",就是一顆稀有的藍鑽。

現存於世的鑽石"希望",重45.52克拉,具有極其罕見的深藍色澤,藍得清澈透亮,藍得不含一絲雜質,呈現出一種動人心魄的美麗。可是世人看去,隻覺得這美麗隱隱散發著一抹邪氣,一股凶惡的光芒,甚至稱之為"噩運之鑽"。原因就在於,在它那像迷霧一樣的曆史中,充滿了奇特和悲慘的經曆,它總是給它的主人帶來難以抗拒的噩運。

公元1642年,法國的探險家兼珠寶商塔維密爾,在印度西南部首先得到了這塊巨大的寶石金剛石,重112克拉,它具有極為罕見的深藍色。塔維密爾將寶石帶回法國,獻給了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國王封了他一個官職,並且賞他一大筆錢作為寶石的代價。傳說中的噩運也隨之開始降臨到接觸寶石的人的身上。塔維密爾的財產,被他那不孝的兒子花得精光,使得他到了80歲的高齡時窮得身無分文,仍不得不再一次到印度去,希望尋求新的財富。可是,他卻在那裏被野狗咬死了。

下一個便輪到法國國王路易十四了。他將這顆藍色的寶石金剛石琢磨成了重69.03克拉的鑽石。路易十四僅僅戴了一次,不久就患天花死去。繼位的法王路易十五,成了鑽石的新主人。他發誓不戴這顆深藍色的大鑽,可是,他把它借給他的情婦佩戴。結果,路易十五的情婦在法國大革命中被砍了頭。這顆藍色大鑽又傳給了法王路易十六,他的王後經常佩戴此鑽,結果是將路易十六夫婦雙雙送上了斷頭台。路易十六王後的女友蘭伯娜公主,隨之成了這顧藍色噩運之鑽的主人。她大概又是因為戴了這顛倒黴的鑽石,在法國大革命中被殺。

這顆藍色的大鑽於1792年在法蘭西的國庫中被盜。竊賊的命運如何,不得而知,隻知道它被重新琢磨了一次,重量減為45.52克拉,並於1830年在倫敦的珠寶市場上出現,當即被銀行家霍普(Hope)買去,價值18000英鎊。從此,這顆藍鑽就以它新主人的姓氏為名,叫做“霍普”。由於英文Hope又是希望的意思,故此鑽又名“希望”。銀行家霍普終生未婚,他將藍鑽傳給外孫(其條件是要他改姓霍普)。這位新的鑽石主人後來娶了一位美國女演員約西為妻,不久,小霍普破產,約西和他離了婚。約西於1940年死於美國坡士頓,她在晚年窮困潦倒,經常埋怨那顧藍鑽“希望”給她帶來了難以擺脫的翹運。1906年,小霍普為清償債務被迫賣掉了藍鑽“希望”,此後的兩年之內,“希望”被轉賣了多次。

擁有它是一件美事還是噩夢的開始?

其實,這是一場不為人知的陰謀。

大家都不是傻瓜,拚了命想要得到希望藍鑽不僅看重它是稀有的寶石,更是因為它是一顆不可思議的魅鑽。海洋之心包涵著一種神秘的力量,這股魔力的威力無人可知。

未來的人回到過去,用盡各種手段搶奪希望藍鑽。這就是為什麼“希望”藍鑽的擁有者會接二連三的遭遇厄運。

藍鑽的最早的主人就是所萍所家的祖先,盡管藍鑽易主,但在23世紀所萍那個年代,藍鑽已完璧歸趙。而所家就是負責守護藍鑽的;要不是有所家人的暗中保護,由於人們想得到藍鑽的念頭,會害死更多的人。

為什麼當年陳天將其送去檢查的時候,並無反應呢?因為以21世紀的科技根本檢測不出它的特別。

林夢藍是一個孤兒,從小被所萍奶奶收養。她有辦法可以自救。對於這點,之前自己都不清楚。

“時間沙漏”裏沒有能代表2012—2112年的曆史沙粒。是機遇還是挑戰?未來就把握在自己的手中。瞧,命運漩渦又開始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