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村浩浩江水,日日夜夜無窮無盡,至西向東翻卷而來,流入東海。江畔,並排著一株株楊柳,可謂是一江楊柳萬絲垂,陌頭煙籠十裏堤。村前村後的野草翠綠,映照著一抹朝陽,更增了幾分盎然生機。
柵欄兩旁圍著一群群稚氣未脫的少兒,正聚精會神的聽著一位老僧孜孜不倦的言語。
那老僧身材不高,已過古稀,但依舊神采盡揚,眉目之間正氣逼人。隻見他拿起幹枯的樹枝,在地麵一筆一畫寫著——《幻影訣》三個大字。然後慢聲笑道:“孩子們,你們可知,玉靈山是何地?”
孩子們搖了搖頭,其中一個梳著衝天辮,滿臉伶俐之色,清澈如水的眼睛一眨一眨的,自開口道:“我知道!我知道!是佛教聖地!”
老僧仰天大笑,摸了摸這位舞勺少年的額頭,又道:“玉靈山有一座修林寺,是一位仙人所建,千餘年來,香火不衰。此寺有一高僧法號菩呢,在靈山下修煉成佛,留下畢生絕學《幻影訣》。”
孩子們齊聲問道:“那……《幻影訣》很厲害嗎?”
話語方歇,迎麵便行一輛華麗的馬車,車旁跟隨一隊胸前繡有“聖藍”二字的士兵。行至前者,一雙怒眼覷將過去,見小路被阻,便揮鞭直指,喝道:“我國太子殿下要行此路,爾等還不滾開!”
老僧麵色驟變,孩子們忽地轉過身來,一張張稚嫩的小臉上,露出驚駭之色,躲到他的懷裏。
那喊話之人見此狀,勃然罵道:“爾等再不滾開,別怪我沒提醒你們!!”說著,他從腰間抽出大刀,一刀劈向老僧頭上。此時,馬車中,一個聲音輕聲說道:“忠猛!住手,休的無禮!”
“是,太子殿下!”
忠猛立即收刀下馬,來到車旁。隻見一位誌學少年掀開簾子,緩緩而下,來到僧人麵前,拱手一揖道:“方才我藍家士兵多有得罪,還請大師見量!”
老僧淡笑,上下打量這位英姿華發的少年,點頭說道:“耳聞聖藍國,藍王膝下唯有一子,名為藍決議。此子天資聰穎,仁義和愛。三歲俱已熟習四書五經,六歲熟習藍家獨傳絕學《青日回風》。恕老僧眼拙,施主可正是藍決議?”
藍決議再次拱手一揖道:“晚生正是!不知大師法號……”
話猶未盡,藍決議隻見眼前升起嫋嫋青煙,老僧的身影竟然鬼魅般地消失在煙霧中。藍家眾士兵見狀登時拔刀上前大喝一聲:“有妖孽!保護太子殿下!”
藍決議一怔,沉吟片響,抬頭與那頑童中梳著衝天辮的舞勺少年四目一觸,二人方自笑禮。
眾士兵恭敬單膝及地,異口同聲道:“屬下護主不力,讓您受驚,請太子殿下恕罪!”
藍決議搖了搖頭,回到馬車之中,隊伍又浩浩蕩蕩馳騁在了前行的路上。
舞勺少年雙目炯炯有神,直望著遠去的兵隊,喃喃自語,“我卓立何時能有自己的兵馬,受人敬仰呢?”
“你?”一個年長名為方信的孩子,聽了卓立之語,不覺哈哈大笑,道: “我娘親說,你娘是賣唱陪客的姨子,你是野孩子,野孩子能受人敬仰?真是笑死人了。哈哈!”
卓立默默地垂下了頭,眉梢不被察覺地跳了下,緊握雙拳,怒目圓睜。
孩子們聞言方信的話語,也開始大肆嘲笑地對他指指點點,跟著起哄大喊,“你是野孩子……野孩子……”
空氣裏充滿了一觸即發的緊張氣息。
卓立的身子開始僵硬,心下怒極抬起頭瞪向眾人,揮舞起拳頭和帶頭的方信捏打成一團。
膽小的幾個孩子見狀,不禁大喊道:“打人了……野孩子打人了……”
卓立心中一凜,從地麵站起一口氣奔出六七裏地,身後方信和幾個膽大的孩子邊追邊罵:“你這個野孩子,你別回玉林村了,如若有朝一日落到我方信手中,我必定會打斷你的手腳。”
卓立邊跑邊回頭張望,未料前方是懸崖,腳下一空,筆直墜入荒僻之地,方信和身後的三人見之,心中一震,年幼的三人驚慌道:“怎麼辦,鬧出人命了?”
方信拍了拍胸膛,伸頭顫顫查看,隻見底崖山石錯落,水勢深且急,外崖更有千年老藤蔭蔽,由此可見,卓立凶多吉少。
方信壯著膽子,說道:“別慌,別慌!這人死了也就罷了。回到村裏,我們自可告訴父母親,是卓立不甚跌入懸崖。本想救他,可是為時已晚!”
三人聽了方信這麼一說,倒也不再驚慌,點了點頭,往回村的路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