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發動機的拆裝與維修
一、發動機部分
(一)氣缸盞
1.氣缸蓋的拆卸
拆卸氣缸時,應首先將進、排氣歧管拆下。其步驟是:拆掉進氣歧管和排氣歧管的固定螺栓;拆掉進、排氣歧管。而後擰下所有的氣門室罩固定螺釘;用刀沿氣門室罩與氣缸蓋的接觸麵,將密封膠割開;然後用平頭改椎撬動氣門室罩,待氣門室罩完全.活動後,將其輕輕拿下。將氣門室罩拿掉後,接著可拆下所有的過橋和樞軸總成的螺栓,拆卸時要女替擰鬆各個螺栓,以免損壞過橋。拆下的過橋和樞軸以及搖臂,應按次序放好。拆推杆、火花塞和氣缸蓋固定螺栓,並按順序放好。拿下氣缸蓋和缸墊。
使用液力挺柱拆裝工具,通過缸體上的推杆開口,拆卸挺柱。分解開的挺柱應按拆卸順序放好,以使重新安裝。
使用氣門彈簧壓縮工具或相當的工具,壓縮各個氣門彈簧。拆卸氣門鎖片、彈簧座圈、彈簧和氣門杆擋圈,拆下氣門,並按拆卸次序放好。
2.氣缸蓋部件的清洗和檢查
(1)挺柱
用清洗液,清洗挺柱總成,清洗沉積在挺柱中的積炭、膠質和油泥。檢查挺柱體側及底部的摩擦痕跡。
把直尺放在基麵上,檢查挺柱底麵的凹損。如果基麵呈凹形,這表明相對應凸輪軸上的凸出部分亦磨損了,應更換凸輪和損壞的挺柱。
(2)氣門
清除燃燒室、氣門口、氣門杆、氣門導管和頭部的積炭。清除氣缸蓋加工表麵所有的塵垢和粘結劑。檢查燃燒室和氣門口的損壞情況。
檢查各個冷卻液通道密封麵的損壞情況。檢查氣門的燒傷、損壞和變形。檢查氣門杆的擦傷和彎曲。更換損壞的氣門。
(3)氣缸蓋
徹底清洗氣缸蓋和氣缸體的加工表麵。請除所有的填料和密封膠。
清除燃燒室和活塞頂的積炭。
使用直尺和測隙規檢查氣缸蓋和氣缸體配合表麵的不平度
3.氣缸蓋的組裝
(1)氣門
潤滑一下氣門杆,將它們安裝在原來各自的導管孔內。把更換後的氣門杆擋油圈裝在氣門杆上。如果使用的是超大尺寸氣門杆,則需要用超大尺寸的擋油圈。把氣門彈簧和座圈安裝到氣缸蓋上,並用氣門彈簧壓縮器或相當工具壓縮氣門彈簧。安裝氣門鎖片,然後撒掉工具。用榔頭從一側到另一側輕敲氣門彈會,以保證彈簧在氣缸蓋上正確定位。
(2)挺柱
把所有的挺柱總成浸泡在機油內。用專用工具把挺柱安裝到原來的孔中。
(3)氣缸蓋
在新缸墊的兩麵塗以均勻的密封劑,並把有“TOP”樣的一麵向上安裝。安裝氣缸蓋時,用115Nm的力矩,分若幹次將氣缸蓋緊固螺栓擰緊。用密封劑(或代用物)塗敷8號雙頭螺栓,並用102Nm為力矩將其擰緊。
安裝火花塞。用37Nm力矩緊固。
把推杆安裝到原位。保證每個推杆的下端在挺柱柱塞蓋座的中心位置。把搖臂、樞軸和過橋安裝到氣缸原來的位置上。
安裝過橋螺釘,但不要緊固。
為避免過橋破壞,交替上緊每個過橋的螺釘。用26Nm力矩上緊。
(4)氣門室罩
沿封麵塗上一層3mm的室溫硫化矽橡膠密封劑、在密封劑凝固前,把氣門室罩安裝到缸蓋上。用6.2Nm的力矩將固定螺母擰緊。注意不要讓其它零件沾上密封劑。
二、潤滑係統
潤滑係常見的故障有:機油消耗量大;機油壓力過低或過髙;機油變稀或油泥過多。
(一)機油耗損太快
如果發動機需要經常添加機油,就表明潤滑係統存在機油耗損過多的故障。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麵。
1.滲漏
這些部位如出現滲油現象,說明密封有問題。排除時,應首先檢查緊固裝置是否鬆動,如鬆動應及時擰緊;其次應檢查密封墊是否破損或失效,出現上述情況應予以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