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經濟時代是一個以業績論英雄的時代,業績是所有企業的生存根基。一項對進駐上海的全球500強企業進行的調查證實,這些公司的用人標準有3個——知識、能力和業績,其中業績是最重要的。
能為企業創造業績的人必然是最受企業歡迎的人,比爾·蓋茨也說:“能為企業賺錢的人才是企業需要的人。”西門子評價員工就是看業績、看行為方式;在沃爾瑪,擁有一張MBA文憑不一定能夠贏得主管的賞識,除非有傑出的工作業績來證明自己的實力;戴爾公司的核心經營原則也是靠結果說話,戴爾對創造優秀結果的員工一向給予獎勵,對業績平平者就執行嚴厲的“走人政策”。通用前CEO傑克·韋爾奇認為:“要想獲得晉升,就要交出動人的、遠遠超出預期的業績。”
在職場中,真正優秀卓越的員工,無不是能為企業創造輝煌業績的高手,他們用自己的聰明才智為企業贏得巨大的財富和利潤,憑借自己傑出的表現贏得老板的認可和同事的敬佩,成為職場“紅人”。從吳士宏到李開複,從李素麗到孔祥瑞,各行各業的優秀人士,無不是以突出的業績整個社會熟知,進而成為整個社會學習的旗幟和標杆。在老板看來,業績是員工實力的最好證明,員工的價值就是為企業創造業績。
每一位職場人士如果想被冠之以“優秀”、“上進”、“精英”等字眼,最有說服力的評價基點就是能夠為所在公司、所在行業創造卓越的業績。業績是員工的良弓,憑借業績員工才能夠真正地笑傲職場。
員工業績不好,其瓶頸究竟在哪裏?一個業績平平的員工需要通過什麼樣的訓練才能成長為一名業績高手呢?一個真正的業績高手都具備怎樣的職業素養呢?這一係列的問題都需要解答,我們帶著這些問題,對職場員工的實際工作進行了細致的觀察,發現業績欠佳的員工存在著一些共同的特征,他們或者工作態度消極怠慢、職業精神欠佳,或者執行力和複命意識薄弱,或者無法自如應對各類顧客,或者無法做到與隊友緊密協作,或者商務交往經驗缺失,或者自我管理能力不足,等等,這一切最終導致了業績在低水平線上徘徊。
基於影響員工高業績的種種原因,我們編撰了這本《每天一堂業績課》,從根本上闡述了業績對企業和個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內容涉及端正工作心態,成本節約,高效執行和複命,激發創造性思維,提高簽單和成交率,有效管理和維護客戶,有效地協作與配合,爆發商務能量,等等,並結合員工的實際工作給出了許多具體的操作性強的方法和建議,旨在幫助職場上那些苦於找不到提升業績應對之策的員工。
希望這本書像荒蕪沙漠裏的一汪清泉,能夠為奮鬥在職場中的饑渴旅人帶來些許幫助和慰藉,成為職場員工提高業績的工具,幫助職場人士找到光明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