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太虛傳說(1 / 2)

太虛山脈巍峨高聳,虎踞九州之一的雍洲。山下有一條大河,名曰:滎川,滎川附近有一大鎮“鳳翔鎮”,因為扼守天下咽喉,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曆來為兵家重鎮。

太虛山連綿千裏,峰巒起伏不平。太虛峰高聳入雲,平日裏隻見白雲在半山腰圍繞,很難見山頂的真實麵貌。太虛山中山林密布,古樹蔥蔥,多飛瀑奇岩,幽潭峽穀。珍禽異獸,在此多有,景色幽險奇俊,豔冠天下。

山頂上,是在天下有名的道觀‘太虛觀’。太虛觀一脈曆史悠久,在太虛山上已經屹立千年不倒。道觀中,供奉的並不是三清,而是“天”“地”二字。相傳,在千年前,一位著名的道士在神州大地上行走曆練的時候,途徑太虛山時,發現此山隱隱中有仙氣繞撩,大地龍氣升騰,便就在此山落腳,廣開香火,創建了‘太虛觀’,至此,太虛山太虛觀成為雍州乃至九州都很是聞名的一處道家聖地。當然,這隻是一個傳說,太虛觀究竟是怎麼來的,沒有人說的清楚。太虛觀在九州流傳開來的時候,太虛觀就已經矗立在太虛峰了。

在太虛山太虛觀上空萬尺之上,六座仙山懸浮在空中,均為千丈高峰。白雲在高峰的周圍纏繞,在紅日的映照之下,金光閃爍,讓人有種頂禮膜拜的感覺。山上多亭台樓閣,瓊樓玉宇,周圍仙氣繚繞,雪白的仙鶴從山上飛起,留下一路清風。靈草仙木林立於山峰之上,對著那紅日,吐露出淡淡的靈氣。恰似人間仙境。在高峰上,不時的還有一道道紅光飛起,衝向蒼穹之中,然後消失不見。這裏,才是修仙界聞名的超級大派‘太虛觀’真正的所在。這個地方是世俗界之人所不能看到的,因為在這六座山峰的周圍,被布下了一個須彌顛倒五行陰陽大陣,掩蓋了這裏的一切。太虛觀立派於萬年以前,到現在已經傳承了一萬三千年有餘。相傳,在萬年前,太虛觀的開山祖師太虛子原本隻是一位隻有結丹期的修士,在高手輩出的修仙界隻是一位處於最底層的修士,每天都為了靈石丹藥四處奔波,為了生存而努力。時而穿行在修仙界聞之色變的修仙禁地,時而穿行在修仙者的戰場。一切,都是為了能夠生存下去,為了那傳說中的永生而堅持。雖然每天的都活的很艱難,但太虛子卻硬是咬著牙堅持了整整兩百年,腰間乾坤袋裏躺著的那些靈石,隻有太虛子才懂得其中的珍貴。那一枚枚雪白的丹藥,隻有太虛子才知道得來的艱辛。受過的傷,太虛子一一記在了心裏,受到過的恥笑,被太虛子淡淡微笑間拂去。為了那傳說中的永生,所有的一切艱辛都是那麼的無力。

結丹後期,太虛子結嬰失敗。頓時,讓太虛子陷入了修仙後,最大的一次沉淪中。努力了這麼多年,換來的卻是結嬰失敗,那傳說中的永生真的存在嗎?太虛子怒斷自己的法器,打消了心裏那前往永生之境的念頭。每日行走在世俗界的名山大川之間,遊走在每日匆忙的凡人之中,借著那份淡泊,來洗滌自己的身心。

偶然間,太虛子走在雍洲鳳翔鎮的時候,聽當地之人談起了附近的一座無名高山,說裏麵景色宜人,異獸叢生。當下,便動了前往一遊的心思。誰知,在太虛子看到這座無名高山之時,卻震驚了起來。無名高山上,霞光籠罩,鍾靈奇秀。在主峰之上,竟然有一個天然的聚靈大陣,能夠聚天地之靈氣,讓修煉者受用無窮,是一處絕好的修行之地。

於是,太虛子就此登山,在太虛山上風餐露宿,靜觀世俗,坐定修行。因為稱呼不便,太虛子就將此山更名為太虛山,主峰為太虛峰。白日立於太虛峰之顛觀看雲海縱騰,夜間觀看山上林海翻波,靜悟長生之道。

一日,太虛子正立於太虛峰之顛靜坐之時,突然天降大雨,天空中異相萬千,電閃雷鳴,風雨磅礴。雲海在風雨閃電之中,宛如神龍出世一般,翻波不定,滾動九天。而太虛子卻在雲海翻騰之時,突地坐悟,借天地異相,大徹大悟。在太虛峰之顛靜坐七天之後,一舉結嬰成功,步入修仙半仙之境。

修為在提升之後,太虛子更是在頓悟中,創造出奪天地之造化的曠世修行功法《太虛錄》。修為有了,功法有了,太虛子正式在太虛山開山收徒,始創太虛觀一脈。在寫成《太虛錄》後,太虛子腦中借著頓悟那天出現的異相,那電閃雷鳴,寫出《太虛靈符術》,至此,太虛一脈有了屬於自己的最強攻擊法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