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抉擇與堅守(1 / 2)

科技與倫理的衝突

全球新能源聯盟(GNEA)的成立,標誌著新能源行業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聯盟成員之間的合作不斷深入,技術突破層出不窮。然而,隨著技術的快速發展,一些新的問題也逐漸浮現。

一天,動能未來的首席技術官李明找到林妍,神情凝重。

“林總,我們在最新的固態電池實驗中,發現了一種能夠極大提升能量密度的新材料,但這種材料的提取過程對環境有一定的影響。”

林妍眉頭微皺,詢問道:

“具體是什麼情況?對環境的影響有多大?”

李明解釋道:

“這種材料需要從稀有礦物中提取,過程中會產生有害廢棄物。如果不加以控製,可能會對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破壞。”

林妍深思片刻,堅定地說道:

“環境保護是我們的責任,不能為了追求技術進步而犧牲生態。我們必須尋找可持續的解決方案。”

她立即召集環保專家和技術團隊,共同討論如何在不破壞環境的前提下,獲取和使用新材料。

尋找平衡:技術與環境的雙贏

經過多方討論,團隊提出了幾個可行的方案:

1. 開發環保的提取工藝:投資研發新的提取技術,減少有害物質的產生。

2. 尋找替代材料:繼續探索其他性能接近的新材料,降低對稀有礦物的依賴。

3. 建立循環利用體係:回收利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變廢為寶。

林妍決定同時推進這幾個方案,並與聯盟內的其他企業分享了這一問題,呼籲大家共同尋找解決之道。

在一次聯盟理事會上,林妍提出:

“新能源的使命不僅是為人類提供清潔能源,更要保護我們的地球。希望大家能夠共同努力,尋求科技與環境的平衡。”

成員企業紛紛響應,表示願意投入資源,共同研發環保技術。

市場壓力:資本的誘惑

與此同時,一些投資機構嗅到了新材料背後的巨大商業價值。他們找到林妍,提出願意投資巨額資金,幫助動能未來加快新材料的量產化。

一位投資人說道:

“林總,我們可以為您提供所需的資金和資源,隻要您能夠保證在最短的時間內將新產品推向市場。環境問題可以先放一放,商業機會稍縱即逝。”

林妍淡淡一笑,堅定地回答:

“非常感謝各位的好意,但我們公司的原則是絕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來獲取利益。科技的發展必須以可持續為前提。”

投資人有些不悅,試圖勸說她改變主意,但林妍態度堅決,婉拒了他們的提議。

內部質疑:團隊的分歧

然而,公司的內部也出現了一些不同的聲音。部分高管認為,應當抓住機會,盡快占領市場。

市場總監王強在會議上提出:

“林總,競爭對手可能不會有我們的顧慮。如果他們率先推出新產品,我們辛苦積累的市場份額可能會被蠶食。”

另一位高管也附和道:

**“是啊,我們可以先占領市場,然後再逐步改進工藝,減少對環境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