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市場戰略調整
隨著動能未來的業務不斷擴展,林妍意識到公司已經從國內市場的一匹“黑馬”逐漸成長為國際新能源行業中的重要力量。然而,正因為如此,公司在全球市場上麵臨的挑戰也越來越嚴峻。競爭對手們不斷湧現,特別是一些國際知名企業,開始對動能未來的市場份額產生威脅。
為了應對這些挑戰,林妍召開了一次全球戰略調整會議,邀請了公司的各部門負責人以及陳奕一起參與。
會議一開始,市場部經理展示了一份報告,指出動能未來在歐洲和北美市場的增長速度正在放緩,而亞洲的新興市場雖然潛力巨大,但同樣麵臨激烈的競爭。
“林總,我們的產品在技術上具有優勢,但在市場推廣和渠道建設上,顯然落後於一些國際巨頭。尤其是歐洲市場,消費者對品牌的忠誠度很高,我們的產品滲透速度受到了一定的阻礙。” 市場部經理有些焦慮地說道。
林妍認真地聽完報告,隨後平靜地說道:
“我們的技術優勢是不可動搖的,但僅靠技術是不夠的。我們必須建立更強大的品牌形象,讓消費者真正認識到我們的產品價值。”
陳奕接過話題,補充道:
“歐洲市場的消費者確實更注重品牌,我們可以考慮與當地的知名汽車製造商合作,將我們的電池技術與他們的產品相結合,通過這樣的合作方式快速打開市場。”
林妍點頭表示同意,並提出了一項新的市場戰略計劃:
1.全球品牌推廣計劃:在全球範圍內啟動一係列市場推廣活動,通過線上線下渠道,展示公司在電池技術和儲能領域的領先優勢,提升品牌知名度。
2.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加強與國際知名汽車製造商、能源公司等行業巨頭的合作,借助他們的市場影響力和銷售網絡,快速擴大動能未來的產品覆蓋範圍。
3.技術與產品本土化:針對不同市場的需求,調整產品設計和技術應用,確保動能未來的產品能夠滿足各地區客戶的特殊需求。
林妍的規劃得到了高層的認同,大家紛紛表示願意全力以赴,推動公司在全球市場的擴張。
供應鏈困境與突破
與此同時,林妍注意到,隨著公司在全球市場的擴張,供應鏈的問題愈發明顯。尤其是一些核心原材料的供應,受到國際市場價格波動的影響,導致成本上漲,供應不穩定,給公司的生產帶來了極大的壓力。
林妍決定親自與幾家關鍵的供應商會麵,商討長期合作的可能性,確保供應鏈的穩定。在與一位來自東南亞的主要供應商會麵時,對方提出希望在合作中獲得更多的利益,甚至要求動能未來提供部分技術支持,作為長期供應合同的條件。
“林總,我們非常願意繼續和貴公司合作,但我們的原材料價格最近受到了國際市場的影響,成本上漲了不少。如果能夠獲得貴公司技術上的支持,我們將能有效降低生產成本,進而保障供應。” 供應商代表語氣委婉地說道。
林妍意識到,這是一個雙刃劍的提議。如果提供技術支持,的確可以確保供應鏈的穩定,但也有可能導致公司核心技術的泄露。
在返回公司後,林妍與陳奕進行了詳細討論。陳奕建議道:
“妍妍,我們可以考慮建立一個‘技術共享’的合作機製。對外提供的技術支持僅限於供應鏈管理和原材料生產,不涉及我們的核心技術,這樣既能滿足對方的需求,也能確保我們的技術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