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1 / 3)

文化大革命正一步步走向深入。隨著上海“一月奪權”的勝利,奪權之風刮遍各省市。全國陷入“打倒一切”“全麵內戰”的混亂狀態。地方各級黨組織和政府機關相繼癱瘓,或且半癱瘓。公安、檢察、法院等機關基本失去作用。工礦企業停產或半停產。武鬥成風,交通嚴重堵塞,社會秩序混亂,局勢難以控製。

“天下已經大亂”!

文化大革命卻要按照預定的方針繼續進行下去。身為中央軍委主席的毛澤東決定讓人民解放軍正式介入文化大革命,執行“三支兩軍”的任務。

事實證明“三支兩軍”從一開始就帶有明顯的傾向性。支一派,壓一派;親一派,疏一派。“三支兩軍”進駐閩中沒幾天,就被葉玉萍以及她旗下的造反派給收買了,並很快協助葉玉萍在閩中縣進行了奪權行動。幾天時間不到,葉玉萍實際上成了閩中縣的第一把手。葉玉萍正當盛年,精力相當充沛,坐上縣第一把交椅,她仍然沒有忘記還在貯藏間裏的陳池龍。她不可能忘掉他。在她的心目中,陳池龍就是一個極端下流無恥的男人。她發誓要把他徹底改造過來,她要讓他脫胎換骨、重新做人。她很聰明,幹脆把這塊硬骨頭丟給了“三支兩軍”的同誌。心裏得意地想:陳池龍呀陳池龍,這回看到底是你的嘴硬呢?還是“三支兩軍”的槍杆子硬。

葉玉萍其實估計錯了。陳池龍哪裏還吃“三支兩軍”那一套,他根本就看不起那些新兵蛋子。當1937年陳池龍投奔革命,出生入死打國民黨反動派、打日本鬼子時,那些新兵蛋子都在哪裏呢?

陳池龍一點不把那些新兵蛋子看在眼裏,這並不影響他們仍然要找他談話。找他談話的是“三支兩軍”的一個連長。二十五六歲年紀,個子矮矮的,身材瘦瘦的。他告訴陳池龍說,他是廈門人,都是福建老鄉,好說話。他讓陳池龍放鬆點,沒必要緊張。陳池龍心裏說:我緊張你媽的頭,我還怕你不成?

矮個子連長的問話有點漫不經心。他說他已經聽到很多人說起陳池龍的事,說陳池龍是一個非常固執、頑固不化的人。見了麵,他才發現實際情況其實跟那些說法有出入,他沒看出陳池龍固執呀!那說明那些話都是外麵的人不負責任在亂講的。

接著,他像是陳池龍的一個交情很深的老朋友,他向陳池龍問起不知被多少人問過的那個老話題。但他比別人聰明,他告訴陳池龍,陳池龍要求找一個處女做老婆,其實是很正常的,那也是所有男人的普遍心理,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問題是陳池龍的身份與別人有所不同,他畢竟是一個老紅軍、老革命,畢竟是黨培養多年的14級領導幹部。單單從這一點上講,他就必須處處自律,處處起帶頭和表帥作用,而不能等同於一個普通的老百姓,甚至還不如一個普通的老百姓。從這種意義上講,陳池龍就顯得太封建,他的要求就顯得有點過分,讓人不能接受了。

不過沒什麼,誰也不是聖人,誰的身上沒有缺點錯誤?隻要勇於承認錯誤、正視錯誤、改正錯誤了就是一個好同誌。要知道他的生活作風、思想品質問題已經在社會上產生了極其不良的後果和影響。現在消毒的最好辦法,也隻有他自己站出來,不留情麵地拿起手術刀自己解剖自己。刀子割在自己的身上,疼痛是難免的。革命分兩種,一種是革別人的命,一種是革自己的命。陳池龍當初參加革命消滅敵人,那是革別人的命;現在和平時期,敵人早已被消滅了,但自己身上的敵人仍然還在,這就要把刀把槍對準自己,革自己的命。革別人的命容易,革自己的命難。但必須革,並且要革徹底、不留餘地、不留後患。不革,黨就要完蛋,國家就要完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