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春末,冼國民間出現了一個女大夫,她醫術精湛,容貌若天仙,不分貧富貴賤為諸多百姓治病。而且貧苦人家看病時,她不收任何診金還送藥給他們,很多疑難雜症在她手上都藥到病除,這使得她的名聲大噪。百姓稱頌她為治病救人女神醫。
不隻不覺間,春日已過,換來夏日炎炎。
江南掖啟一帶卻連降暴雨,使得秦淮河水位大漲,有幾十處已經決了口子,無數農田、房舍被淹,百姓流離失所,大批難民湧到掖啟城,幾天之內人口猛增了近十倍,城守吳棟梁不得不開設了幾個大的難民區,專門收留受災百姓。但這麼多人聚集在一起,又加上暴雨連連,在那些簡易的窩棚內,堆放著難民們濕漉漉的行李。生活條件的簡陋,使得醫療衛生很難得到有效的保障,這種情況下,極容易引發大規模的傳染性疾病。
此時,城守府內,吳棟梁正焦急地踱著步,城內儲存的糧食有限,加上這次水災全都打算用給難民,目前已快用完,要是上頭的救援物資還不到,整個城的百姓們可能就要麵臨挨餓的局麵。而且,城內的大夫本就不多,很多又都已逃往北方避難,令他憂心忡忡,好在還有幾個好心的大夫撐著,他隻能祈求上蒼保佑掖啟百姓的安康。
“吳大人!四百裏加急奏報!”一個士兵直奔入大廳,遞上信筒。
他急忙接過信函,看完上麵的內容後,緊皺的眉頭複漸平和。“好!終於來了!”
“大人,上麵怎麼說?”
“皇上派昱王從臨近省郡調運了一批救災糧食過來,明日即到我們這。”
“皇恩浩蕩!我們終於有救了!”
“是啊!是啊!”在座的每一個官員都不由鬆了口氣,皇上派親弟弟昱王送糧食下來,說明其對掖啟的災難非常重視。
此時,漂泊大雨仍傾盆而下,掖啟城外,一人一騎正往城門方向走。
“該死的雨!怎麼還不停?!”守城的侍衛看到那人下馬走進城門,不由多看了幾眼,隻見他一身青衣飄然,雖衣飾簡樸卻掩飾不了那斯文儒雅的氣度,使人頓生敬意。
在他快要走過城門時,侍衛伸出了手,“公子請留步!”
男子劍眉輕挑,詫異道:“怎麽了?”
“不知公子可知道我們這一帶連日降雨,城內已聚集了很多難民?”以為他是外地來此遊覽的客人,侍衛想好心告知他城內實情。畢竟,最近出城的公子比入城的要多得多。
男子微微一笑,眼神透過城門看著遠方某處,“我知道!我正為此事而來。請問難民區那邊怎麼走?”
侍衛一頓,從頭到腳再打量了他一會,“公子要到難民區幹什麼?”
男子指了指馬上係著的木箱笑道:“給百姓治病!”
天漸漸黑下來,暴雨也有了減弱的趨勢,在距離掖啟城還有幾十裏地的地方,一隊人馬正努力往前趕。
“快!一定要在今夜趕到掖啟城!”昱王騎馬在最前頭大聲吆喝著隊伍。
這時,一個軍官趕上來,“王爺,我們已經趕了兩天兩夜,要不要在前麵的山村停留一下?”
昱王眉毛一挺,喝聲道:“什麼話!你知道幾日斷糧會有什麼後果嗎?那是上萬條人的生命!我們兩天前已休息了一日,現在雨勢變小,一定要趁此機會加快步伐!掖啟數十萬百姓正在等著我們,一定要快!”
“是!”沒有任何的猶豫,王爺的話就是命令,他們隻有絕對的服從。
當日晚上,昱王一行人便已達掖啟城。
“恭迎昱王爺!”
“免禮了!”昱王風火流星般邁步走進城守府,
“昱王爺來得真快啊!信上說您明日到,沒想到今晚就……”昱王一揮手阻止了他人的寒暄,沉聲道:“吳大人,趕緊把糧食清點好,共一百萬旦,今夜就先分配一批給難民吧。”
“好!請昱王放心,我這就過去清點分發。”
昱王拍了拍吳棟梁的肩,在來之前他便已調查清楚,知道此人為政清廉,受百姓愛戴,遂放心道:“我需要休息一下,明日一早去視察情況。”說罷即匆匆往內室走去。
第二日清晨,雨仍在下著,雖不大,卻使人們感到十分煩躁。
“日神啊!求求你快顯靈吧!”
河堤上,幾個道士正有模有樣地舞弄著道劍,一群百姓也虔誠地跪拜著供奉神靈的堂位。
這時,百姓中不知何時出現了一個身著紫衣的男子,他問道:“這雨持續多少天了?”
一個少婦抬眼看了看他,臉頓時變得有些燒紅,支吾道:“嗯,這位公子,我們這裏快十日沒有看到太陽了。”
隻見他的眉頭輕輕皺了一下,看了看周圍的百姓,“你們住在哪裏?現在糧食夠吃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