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11月——讓友愛彌漫人間(3)(2 / 3)

一位老媽媽含辛茹苦地支撐著一個家,家裏人都像木頭似的沒有任何感激之情。一天晚上,她問兒女:“有一天,我突然死了,你們會不會去買花來看我呢?”兒女們異口同聲地說:“媽媽,我們當然會,你幹嗎問這個?”媽媽噙著淚花說:“那時再多的花對我都沒有意義了,也許現在的一枝花,對我更有意義。”

第25天

敬人者人敬之

人與人之間的不和諧,

都是彼此的輕視和仇視引起的。

如果你向對方表示出敬意,

對方自然就會向你表達同樣的敬意。

如果你向對方體現出謙讓,

對方自然就會向你作出謙讓。

如果你向對方付出愛心,

對方也自然會向你獻出愛心。

敬人者人恒敬之,

愛人者人恒愛之。

要想贏得他人的尊重,

我們首先要尊重他人。

隻要我們付出真愛和敬意

就一定會有豐碩的回報。

有一修道院曾經輝煌一時,但後來由於修士之間的不團結,導致門可羅雀,異常冷清,老院長懷著沉重的心情去拜見一位智者。弄清情況後,智者說:“我沒有什麼好辦法,但你知不知道,你們修士中有一個是耶穌喬裝的?”回到修道院,老院長把智者的話告訴給修士們,大家彼此注視,心中猜想,究竟誰是耶穌呢?大家都懷著敬意去對待對方,不久這座修道院又彌漫著祥和之氣,恢複了往日的興旺。

勿以身貴而賤人,勿以獨見而違眾,勿恃功能而失信。——諸葛亮

第26天

有付出才有回報

金秋累累碩果,

離不開披星戴月的耕種;

一朝金榜題名,

全賴十年寒窗苦讀。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一分付出就有一分收獲。

付出時間,收獲知識;

付出汗水,收獲碩果;

付出金錢,收獲效益;

付出勞動,收獲甜蜜;

付出真心,收獲真情。

付出越多,

將來得到的回報也就越多。

或許你的付出,

一時沒有得到回報,

但也不要氣餒,

回報可能會在不經意間。

對於愛心的付出,

付出很小,

卻會收到更大的回報。

一個小男孩問上帝:“一萬年對你有多長?”上帝回答說:“像一分鍾。”小男孩又問:“一百萬元對你有多少?”上帝說:“像一元。”小男孩問上帝:“那你能不能給我一百萬元呢?”上帝回答說:“當然可以,隻要你給我一分鍾。”

不付出勞動就不會有收獲。

——倫·賴特

第27天

讚美應把握好度

人性渴望讚美,

人人都希望得到讚美。

讚美可以使人們感情更融洽,

讚美可以使人際關係更和諧,

讚美可以使人的潛能得到最大發揮,

讚美可以使人的靈魂得到陶冶和淨化。

讚美但一定要把握好度,

如果讚美過頭,言過其實,

就有阿諛奉承之嫌;

如果言不由衷,缺乏真誠,

就會令人作嘔。

不但收不到預期效果,

還會適得其反。

讚美必須恰到好處,

讚美必須得體適度。

包拯欲選一名師爺,筆試後挑出五名很有文才的人進入麵試,包拯一一問麵試者他長得如何,其中四個都恭維他眼如星辰、眉似彎月、麵色白淨、相貌堂堂、英俊瀟灑,氣得包拯將他們一個個轟走。隻有一個人說:“大人雖然相貌很醜,但心如明鏡,忠君愛民愛國,天下無人不知包青天的美名。”一席話說得包青天心花怒放,此人自然得到信任與重用。

甚至在最好的、最友愛的、最單純的關係中,阿諛或稱讚也是不可少的,正如同要使車輪子轉得滑溜,膏油是不可少的。——列夫?托爾斯泰

第28天

多些自責多些祥和

一個人活在世上,

並非聖賢先哲,

差錯與閃失在所難免,

最要緊的是要懂得自責。

自責是一麵鏡子,

可以檢點自己的言行,

可以審視自己的良知。

自責是一劑良藥,

可以化暴力為祥和,

可以變怨恨為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