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收藏啊。。。。
暴風雨來臨了,強烈的降雨洗刷著大地,緊隨的風暴更是將大地折騰了個便。不過在這場暴風雨後,還有一場即將席卷整個帝汶島的暴風雨。
此時的王毅終於能夠暫時放下手中的工作休息一下,不過一轉想,自己在這世界沒啥親人,如今閑下來竟然發覺自己連個說話的都沒有,自己果然不是休息的命。反正沒人,王毅所幸看了看基地最近的狀況,基地中的資金依舊源源不斷的增加,士兵也在不斷征召當中,值得高興的是又產生了一個英雄單位---------周連勤:英雄單位,醫學博士,主要領域:外科,微生物學,抗生素研究。在征召士兵時王毅並沒有忘記醫護兵,雖說紅警兵團現在還沒出現什麼重大傷亡,但這多有運氣在內,戰爭總會有傷亡,這絕對不會變。而基地在提供醫護兵的同時,還可以建造醫院。醫院:基礎建築單位,建造時間:12個小時;所需資金:1200;設有完整醫療設施,可同時供500名左右傷員療養。說實話這東西當初王毅都不知道要建在哪裏,建在基地顯然不行,醫院是人員流通場所,基地是軍事要地,兩者放在一起顯然不適合。最後王毅還是決定將它建在古邦城內,不過選了一個較為偏僻的地方,建造時派兵把守,若是讓人看到一個地方一晚內便升起一棟醫院,那還不把人嚇死。
這次征召的英雄單位給王毅又提供了一個財源。抗生素,作為醫學史上一個劃時代產物,曾經挽救過無數的生命,抗生素主要是由細菌、黴菌或其他微生物產生的次級代謝產物或人工合成的類似物。20世紀90年代以後,科學家們將抗生素的範圍擴大,統稱為生物藥物素。主要用於治療各種細菌感染或致病微生物感染類疾病,一般情況下對其宿主不會產生嚴重的副作用。
1910年,德國醫生埃爾利希在第606個配方實驗中取得了成功,就是現在還在用的阿斯凡納明,代號“埃爾利希606”。
1922年,微生物學家亞曆山大·弗萊明從人體鼻腔分泌物中觀察到一種酶,即“溶菌酶”,具有抵抗微生物的能力[1]。
1928年,亞曆山大·弗萊明又發現一種抗生現象,那就是青黴素的抗生作用。1929年,發表了題為《論青黴菌培養物的抗菌作用》的論文,這一年被視為“抗生素元年”。但青黴素極不穩定,提純很困難。
1932年,德國化學工業巨頭克拉爾合成了一種鮮豔的橙色染料。同年,細菌學家兼藥物學家多馬克嚐試著用這種染料來殺滅鏈球菌,首先在老鼠身上實驗成功。它的問世,標誌著抗生素時代的開始。
抗生素的出現不僅可以為接下來的戰爭中為自己服務,在未來也可以為自己提供不菲的資金,特別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爭雙方的傷員,以及曆史上那個令人感到絕望的西班牙流感。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是人類曆史上最致命的傳染病,在1918~1919年曾經造成全世界約10億人感染,2千5百萬到4千萬人死亡(當時世界人口約17億人);其全球平均致死率約為2.5%-5%,和一般流感的0.1%比較起來較為致命。其名字的由來並不是因為此流感從西班牙爆發;而是因為當時西班牙有約8百萬人感染了此病,甚至連西班牙國王也感染了此病,所以被稱為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並不是說王毅喜歡賺這種災難錢,但若是賺外國人的,那王毅就沒有任何猶豫了。從工業革命開始,世界重心逐漸從東方轉移到歐洲,至現在,歐洲已成為世界的中心,大多數重要的事都發生在這裏。而曾經的古老帝國,已經隻剩下一口氣了,或許將來自己能幫到他,但是不是現在,自己要為天下華人爭得更多的生存空間,後世華人人口十幾億,大多擠在那狹小的大陸。人均占地很低,而且還包括一些不能住人的地區。王毅望了望東麵的那塊大陸,心裏默念一句“遲早都是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