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隊管軍轉的幹部當然不幹了,這樣的事情發生是會影響到軍隊和地方之間的關係的。
經過一番商討,最後給董國忠了一個主管治安副鄉長的虛位,因為竹板屯是董國忠的老家,作為一種補償,直接給安排成了一個村支書。
董國忠別看是長青鄉的副鄉長兼竹板屯的村支書,一直兢兢業業地為老百姓服務,可是,董國忠此時在竹板屯的威望和長青鄉的地位上差出了很多。
七十年代末一直到八十年代初期,農民的生活都十分艱難,再加上政府要收稅,計劃生育,總之一句話,農村的支書和村長都是苦哈哈,這些農民當麵像人一樣,背後就指不定怎麼罵娘呢!
用當時的話來講,竹板屯的農民吃糧要靠返銷,用錢要靠救濟,種地要靠村子裏麵補助,要不然的話,他們都吃不飽飯。
村裏麵的效益不好,很多不理解的人都認為和村長、村支書有著很大的關係,如果村幹部是能人的話,他們村子絕對不會窮成這樣。
酒到酣處之時,李忠信醞釀了許久的話終於說了出來:“忠叔,今天誌國舅和我三舅跟我做的事您也聽明白了,現在好酒好菜有了,錢也有了,用不了多長時間,他們就能夠安穩下來,能夠攢下來錢蓋房子娶媳婦。我呢,在這裏冒昧的問一句,您有沒有帶動全村人致富的想法呢?”
聽到李忠信說起來能夠幫助村子裏麵的更多的人致富,能夠讓堂弟和王波安穩起來,董國忠立刻就來了興致。
他興致盎然地說道:“當然有想法了,快給我說說看,如果可行,到時候忠叔支持你。”
李忠信看到董國忠興致盎然,他也沒有拐彎抹角,直接就正色地說道:“我有這樣的一個想法,您今天也聽誌國舅說了,我們是在江裏麵打魚出去賣。過段時間,我想要和村子合作,村子裏麵和誌國舅一樣的年輕人我都可以全盤接收,他們隻要肯幹活,我這邊就會給他們發工錢。工資每天一塊錢,如果表現的好的話,中午我讓三舅王波管飯,管飽……”
“這個是大好事,我絕對舉雙手讚成。按你說的這樣優厚的條件,我都想把村支書辭了過來打魚了。”董國忠臉上的笑容更盛起來,對於李忠信說的這個想法,他十分欣賞。
如果李忠信能夠王波和董誌國這樣的不良青年整合到一起做事情,讓這些年輕人有錢賺,絕對是解決了他的一道大難題。
一句玩笑開過之後,董國忠樂嗬嗬地說道:“忠信,有啥困難直接和忠叔說,隻要忠叔能夠解決的,忠叔拚了這支書不做,也要給你解決了。”
別看董國忠是大老粗,但是,董國忠精明得很,他心中明白,李忠信這邊絕對是要讓他幫忙做什麼,要不然的話,憑借這樣的條件,李忠信王波他們兩個人絕對會繞過他的存在,這種事情和村子裏根本就沒有任何的瓜葛。
李忠信看到董國忠如此爽快,他立刻就把心中所想直接說了出來:“現在國家政策不明朗,不允許個人雇工,您這邊幫我弄個村屬集體公司,每個月我給咱們村上繳一定的管理費用,您看怎麼樣?如果村子裏麵不要管理費的話,我們可以簽署一個協議,兩年以後,公司打魚這個賺錢的行當可以完全交給村子,但是我要有優先購買權。也就是說,把這個下蛋金雞交給村子,如果我要有買魚的需要,必須要先滿足我的需求。”
集體經營,共同協作,按勞分配,這個事情怎麼說都說得過去。
八二年的時候,剛剛開始出現校辦工廠和校辦公司,農村則是大集體似的集體合作社。
董國忠為人正直,並沒有想要跟李忠信合作撈到好處,更沒有想過李忠信說的回報,他想的很清楚,如果真的能夠按照李忠信所說,把村子裏麵像董誌國王波這樣的年輕人統一管理好,而且還能夠讓這些人有錢花,不會在屯子裏麵惹是生非,那和李忠信合作搞這個集體的公司絕對可行。
董國忠作為村支書,現在最需要解決的就是村子裏麵這些年輕人的問題,他主管的是治安口,也是聽到了一些風聲,如果沒有太大的意外的話,國家要開始進行一次大規模的整治行動。
董誌國和王波這些年輕人成天拉幫結夥的沒有什麼事情做,早晚會出大的羅亂,既然李忠信信誓旦旦地保證他能夠把這些人利用起來,而且會讓這些人安安分分地賺到錢,又和樂而不為呢!
真要是這些年輕人被抓進去,到時候鄉裏鄉親的絕對會恨自己一輩子。
董國忠並沒有太多的功利性的想法,畢竟他是一個轉業的大老粗,能夠在這樣的一個位置上,很大原因就是因為他家在竹板屯這邊,他想為,也正在為竹板屯的這些人籌謀一些出路。
經過一番磋商研討後,董國忠決定第二天一早上過去江邊實地看一下李忠信所說的賺錢買賣,如果真的和李忠信說的一樣,他決定運作這個事情。
。您提供大神大國雄起的我的1982李忠信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