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垂絲海棠
垂絲海棠又名錦帶花,屬薔薇科,蘋果屬,為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原產我國華東、中南、西南,以四川為最多。此花樹姿婆婆,花粉紅色,花梗細長,紫紅色,下垂成帶狀,花4~7朵聚生為一簇,形似櫻花,花瓣5枚以上,朵朵彎垂,迎風輕蕩,色豔韻美,綽約動人。常見的垂絲海棠有兩種,一為重瓣垂絲海棠,花為重瓣;一為白花垂絲海棠,花近白色,小而梗短。垂絲海棠性喜陽光,不耐陰,也不甚耐寒,愛溫暖濕潤環境,適生於陽光充足、背風之處,土壤要求不嚴,微酸或微堿性土壤均可成長,但以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略帶粘質的生長更好。此花生性強健,栽培容易,不需要特殊技術管理,唯不耐水澇,盆栽須防止水漬,以免爛根。
垂絲海棠的繁殖,可采用扡插、分株、壓條等方法。
扡插。扡插以采用春插為多,方法是驚蟄時在室中進行,先在盆內裝入疏鬆的砂質土壤,再從母株株叢基部取12一16厘米長的側枝,插入盆土中,插入的深度約為1/3至1/2,然後將士稍加壓實,澆一次透水,放置遮蔭處,此後注意經常保持土壤濕潤,約經3個月可以生根。清明後移出溫室,置背風向陽處。立夏以後視生根情況,若植株長至超過25厘米時,須進行摘心,10天後即施第一次追肥(熟透稀糞液);夏至過後換一次盆;立冬時移入室內。若盆土幹燥須澆些水,但勿過多。次年清明移出溫室,不久即可綻蕾開花。
夏插。夏插一般在入伏後進行。先選準母株株叢中中等枝條(基部已開始木質化的),剪取帶2~3個葉的枝梢,插入盆土(如上法養護),4~5周即可生根。此時開始逐漸增加陽光,並注意保持盆土濕潤。立冬時移入低溫室(不可高溫)。來年即可開花。
分株。分株方法簡易,隻須在春季3月問將母株根際旁邊萌發出的小苗輕輕分離開來,盡量注意保留分出枝幹的須根,剪去幹梢,另植在預先準備好的盆中,注意保持盆土濕潤。冬入室、夏遮蔭,適當按時澆施肥液,2年即可開花。
壓條。壓條在立夏至伏天之間進行,最為相宜。壓條時,選取母株周圍1~2個小株的枝條擰彎,壓埋土中,深約12~16厘米,使枝梢大部分仍朗上露出地麵。待來年清明後切離母株,栽入另一新盆中。
垂絲海棠常見蟲害有角蠟蚧、蘋果蚜、紅蜘蛛等。
角蠟蚧。此蟲的若蟲和成蟲專聚集在葉片、枝條上吸取花卉液汁,造成樹勢衰弱,影響花木的光合作用,加重危害程度。
防治方法:結合修剪,剪去有蟲枝集中燒毀,減少越冬基數。用竹片刮除或用麻袋片抹除蟲體。若蟲期用25%亞胺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49%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或80%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噴霧防治,7天1次;
蘋果蚜。此蟲群集在葉背及嫩梢上危害花卉。初期,葉片周緣下卷,以後由葉尖向葉柄方向彎曲、橫卷,影響新梢生長和花芽分化。
防治方法:在植株發芽前噴波美5度石硫合劑,殺滅越冬卵。在蚜蟲危害期,噴50%對硫磷乳油2000倍液或50%西維因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防治。
紅蜘蛛。紅蜘蛛又名葉增,常在花株葉片上正反兩麵吸食,使葉片枯幹脫落,影響全株生長。
防治方法:冬季認真按找出雜革及病株、病葉,予以燒毀。用由6%三氯殺蟎碸加6%三氯殺蟎醇混合製成的可濕性粉劑的300倍液稀釋液噴殺。
2.蔦蘿
魅力的蔦蘿
蔦蘿,又名羽葉蔦蘿、密蘿鬆、遊龍草、蔦蘿鬆、錦屏封等,俗稱五角星花、獅子草,屬旋花科一年生草本花卉。
蔦蘿,單葉互生,葉的裂片細長如絲,花從葉腋下生出,花梗長約寸餘,上著數朵五象星狀小花,顏色深紅鮮豔,除紅色外,還有白色的。花期從7月上旬至9月下旬,每天開放一批,晨開午後即蔫。蔦蘿的細長光滑的蔓生莖,長可達4~5米,柔軟,極富攀援性,是理想的綠籬植物。
與蔦蘿同科屬的還有圓葉蔦蘿和槭葉蔦蘿。圓葉蔦蘿,葉片卵形,頂端尖,花冠洋紅色,喉部黃色,花多而色豔。槭葉蔦蘿,為羽葉蔦蘿與圓葉蔦蘿的雜交種,葉片呈掌狀分裂,裂片披針形,頂端長銳尖;總花梗粗大,著花1~3朵,色深紅,花比羽葉蔦蘿的花大一倍
蔦蘿原產墨西哥及印尼,性喜陽光充足而溫暖的環境,不耐寒,對土壤要求不嚴,抗逆力強,管理粗放。但在排水良好、肥沃的砂質土壤中生長最好。盆栽蔦蘿,上盆時盆底放少量蹄片作底肥,以後每月施一次液肥,並經常保持盆土濕潤。盆栽時,應立支架供其纏繞。
蔦蘿用種子繁殖。每年可在11月初采收種子,翌年春4月播種,一周後可發芽,苗生3~4片葉時定植,苗太大時移植不容易成活。蔦蘿成熟時,種子會自然裂開,自播繁殖。蔦蘿生命力強,適應性好,一般沒有什麼病蟲害。
蔦蘿可入藥,具有清熱消腫功效,能治耳疔、痔瘺等。
3.非洲堇
非洲紫羅蘭又名非洲堇,花藍紫色,葉似大岩桐,全株肉質多毛,觀之好像絲絨一般,非常美麗,是當今觀賞價值較高的一種小型盆栽花卉。它因花色宜人,花期羅長,繁殖容易,故近十向年來已風得全球,成為一種重要的室內盆栽花卉。
非洲紫羅蘭為苦苣苔科常綠草花,原產非洲熱帶。性喜溫暖、濕潤、半蔭和通風良好的環境。夏季怕強光,不耐高溫,生長適溫為16~24℃,相對濕度40%~70%,冬季溫度不低於10℃。
做好管理養護工作是養好非洲紫羅蘭的重要一切。首先,應根據季節來靈活掌握澆水。冬季和早春氣溫較低,澆水不宜過多,應當待盆土幹透再澆,保持相對濕度40%左右即可,否則莖葉容易腐爛。氣溫升高、空氣幹燥,應多澆水,並且要經常在花盆周圍噴水,以增加空氣濕度,保持相對濕度不小於70%,否則花梗下垂,花期縮短。但澆水、噴水(或施肥)時必須注意,由於基生葉有絨毛,水(或肥)切莫沾汙葉片,否則易引起葉片腐爛。秋季氣溫逐漸下降,澆水應適當減少.非洲紫羅蘭雖然喜濕潤環境,但仍要求有良好的通風條件。可將花盆置放窗台、屋簷下,盡量創造通風條件。非洲紫羅蘭怕陽光直射,喜半蔭,但養護地點不能過分蔽蔭,不然會出現開花少、色淡或不開花的現象;但光線又不能太強,否則幼嫩的葉片會灼傷或發白。非洲紫羅蘭施肥也很重要,生長期每隔10~15天要施一次稀薄的餅肥水,注意氮肥不宜過量,不然葉片徒長開花少。長出花蕾後,應適當增施磷、鉀肥。這樣,開花後花大色豔,倍覺動人。
家庭培養非洲紫羅蘭,一般采用分株和葉插來繁殖。分株繁殖多在春季換盆時進行,方法簡單,此處隻介紹家庭葉插法,目的是在於加速繁殖。
葉插法繁殖非洲紫羅蘭,在開花後進行。選健壯充實葉片,從保留2厘米的葉柄處剪下。前,最好將剪口用100ppm的萘乙酸浸泡1~2小時,如沒有萘乙酸也可將剪口沾一下維生素B1。這樣處理,有利葉插後加速生根。待剪口稍晾幹,將葉片的葉柄入素沙土中,放置蔽蔭處,保持較高的空氣溫度,溫度宜在21℃左右,約3周後生根,2個月後長出新的幼苗,即可移栽於小盆。從扡插到開花,約需半年左右。如用在的蘖枝扡插,效果也好。扡插可以在6~7月間或9~10月間進行,開花分別為10~11月間進行,開花分別為10~11月,翌年3~4月。
4.金毛狗
濃密的金毛狗
金毛狗為蚌殼蕨科金毛狗屬的陸生蕨,根狀莖粗狀肥大,直立或橫臥在土表生長,其上及葉柄基部都密被金黃色長茸毛,看上去就像一隻玩具金毛狗,惹人喜愛。它的葉叢生,在比較適合其生長的自然環境中,葉長可達2米,闊卵狀三角形,三回羽狀分裂,葉近革質,上端綠色而富光澤,下端灰白色,袍子囊群蓋兩瓣,形如蚌殼。
此植物原產熱帶及亞熱帶地區,我國華東、華南及西南地區皆有分布。生於山溝及溪邊林下酸性土中,喜溫暖和空氣濕度較高的環境,畏嚴寒,忌烈日,對土壤要求不嚴,在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中生長良好。
金毛狗多用分株繁殖,生長期內均可進行,做法是:將根狀莖切成數段,切口處塗上草木灰,栽入經過滅菌的腐殖土中,注意遮蔭、保濕,春季半個月,夏季約1個月就可萌發展葉。
盆栽時盆土可用腐葉土2份與粗砂1份配製。栽植要淺,帶毛的根狀莖要露出土表。生長季要掌握好適度的水分和光照,除早春和冬季外,其它時間均要避免烈日直射,以給予明亮散光最為適宜,水分要充足,要經常保持盆土濕潤,但又不能過濕致使盆中積水。高溫幹燥時,要每天噴水l一2次以增濕降溫,因其在幹燥環境下,葉片會出現焦枯。此外,每月還應施有機液肥2~3次。入冬後,要減少澆水量,保持土壤稍微濕潤即可。晴天氣候幹燥時,中午還應向植株及周圍噴水。如室溫能保持在5℃左右,就能順利越冬。
金毛狗植株上金黃色的茸毛,是良好的止血藥,中藥名為狗脊。傷口流血處,粘上茸毛,立刻就能止住流血。根狀莖還有補肝腎、利尿等功效。所以目前常受到人們過分采掘,應注意加以保護,不可殺雞取蛋。
5.曇花
曇花的瞬間美麗
曇花原產南非,墨西哥等地,屬附生性仙人掌科植物。性喜溫暖濕潤和有環境,不耐寒冷,忌陽光曝曬。生長期適溫為20~25℃。夏季應放在通風良好的陰涼,控製澆水。冬季室溫不能低於0℃。曇花開花,需要足夠的肥料。肥足開花次數多,反之,開花次數就少。此花一般在晚上8~12時開花,約4~5小時即凋謝,故有“曇花一現“之說。曇花生長時花蕾下垂,經開時,花瓣緩緩張開而微微顫動,筒部向上翹起。花潔白如玉,清香四溢。因而被譽為“月下美人“。
曇花盆栽,宜選用排水良好、肥沃的腐葉土為好。盆土不宜不濕,以不幹為度。上盆或換盆時皆在2~3天前就要停止澆水,使根係稍呈蔫狀態,這樣栽培時不致把根折斷,避免病菌從傷口侵染而腐爛。栽後要澆一次透水。宜多澆水,一般1~2天澆1次水,早晚可向植株、地麵噴水1~2次,以增加空氣濕度。但澆水次數不家太多,如盆土長期含水量大,影響土中氧氣含量,致使根部呼吸困難,會造成爛根死亡。夏季還就注意不讓暴雨衝淋,免浸泡爛根。春秋季澆水應減少,冬季休眠期澆水要嚴格控製,做到盆土不幹不澆,如盆土經常潮濕,氣溫又低,也會引起爛根。生長期間每隔半個月施一次腐熟餅肥水,現蕾開花期增施一次骨粉或過磷酸鈣。如肥水施用得當,可延長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