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案件重演(2 / 2)

從齋堂出來,普智、普愚兩位大師並沒有立刻回到韋陀殿,而是轉頭去了戒律院。陳景華是普凡長老的高徒,跟普智、普愚幾位大師的關係也不錯。兩位高僧不信陳景華會殺人,看到陳景華遭難,兩位高僧更是頗為難過。

在海幢寺,一旦落入贖罪坑便是無人搭理的命。什麼飯食水米,基本上看齋堂小僧的心情。剩飯多時便舀一兩瓢過來,剩飯少時照得見人影的稀粥都沒有一滴。普智、普愚兩位高僧用過齋飯之後,想起了陳景華,便多裝了一碗齋飯偷偷帶到戒律院來。

慕容梟三人順著三小時前普智三人的足跡,又來到戒律院。戒律院的嫌疑人就多了,除了方丈大師和陸定舉,還有看守陳景華和玹冰的十六個武僧,和陸定舉帶來的5個衛兵,以及打掃衛生的十四個小僧。除了這三十幾個人,還有來來往往到戒律院為陳景華說情的,為普凡長老誦佛超度的,來往人群絡繹不絕。人多眼雜,是下手的絕佳產所,但這麼多功夫高手在場也容易引起大家的懷疑。

三個小時前,普智長老三人揣著偷打的齋飯就這麼來到戒律院的贖罪坑邊,等餓得七葷八素的陳景華狼吞虎咽扒下齋飯後,普智、普愚兩位長老又與陳景華攀談了一會。兩位也想幫上一點忙,可是案情複雜,兩位長老對於佛經有大智慧,對破案可是一竅不通。除了略表一些安慰,一點忙都幫不上。

接著,普智、普愚兩位長老又去隔壁的天王殿找方丈了。天王殿是方丈和眾位長老商量大事的地方。這個天王殿和韋陀殿的大殿也沒什麼兩樣,隻不過大一點,高一點。

大殿裏,依然有二十個小僧打掃衛生,十個衛兵監督,另外還有其它幾個長老同方丈商量怎麼應對海幢寺這驚天巨變。這之後,兩位長老便回到了韋陀殿,繼而發生了那張無妄的火災……

“案件重演”基本上就演完了!

可是謎團依舊是謎團,而且謎越來越深。按理說,齋堂、戒律院、天王殿這三個地方凶手都有機會下手。可是後來慕容梟、玹冰和餘漢雄研究發現,齋堂和戒律院離著火的時間太長,黃磷做的引燃藥哪裏維持得了那麼長的時間?普智、普愚兩位長老沒準還沒回答韋陀殿就已經燃起來了!

可能性最大的還是天王殿。現在好了,按照這種思路,羅乞幹什最後是從大雄寶殿出來的,普凡長老最後是從戒律院回去的,而普智、普愚兩位長老最後是從天王殿回去的。三次火災就有三次作案地點,這怎麼可能?如果這種設想是成立的,凶手到底是怎麼巧妙地利用這三個地方進行三次作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