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流言四起(2 / 2)

折騰了一個晚上,馬上就要天亮了。方丈故作鎮定留下幾個小僧看守火場,並命普凡長老調查火情,然後讓眾人各自回房歇息。至於舍利子便讓戒律院次座普元長老拿到武僧最多,防範最嚴的戒律院好生看管。

普凡長老就這麼帶著舍利子,帶著一身的疲憊回到了戒律院。陳景華趕緊上前詢問,聽了普凡長老簡單的陳述,聽到羅乞幹什舉起木桶縱油焚身,陳景華馬上冒出疑問:“**?”

普凡長老的陳述,也引起了慕容梟的興趣。**不都是事先往身上澆好了油,然後再打火的嗎?這個羅乞幹什怎麼這麼特別?先點火,再往身上倒油?這又不是洗澡,先打肥皂還是先淋水那麼無所謂。後倒油有多麻煩?需要多大的毅力?又要冒多大的風險?

普凡長老實在太累了,早已告別去禪房休息了,留下院子裏一臉沉思的陳景華和慕容梟。慕容梟的外公葉鴻言曾經說過,“所有不合理的現象,背後都有一個非常合理的解釋”。到底怎樣解釋才合理了?點火之後,他想用油洗澡,他想衝下衣服,他想……這些都是不合理的解釋。慕容梟腦袋裏突然靈光一現,對了!合理的解釋應該是他想滅火。如果凶手偷偷將木桶裏的水換成油,他事先完全不知道桶裏裝的是油,在身上著火的危急關頭,他肯定憑第一反應,在第一時間裏將桶裏的“水”倒在自己身上。所以……

“……他一定是被人謀害的!”慕容梟的話引起了陳景華的興趣,這兩個除了站崗的衛兵,院子唯一還醒著的人聊到了一起。一個是偷舍利子的賊,一個是抓賊的官,兩個人卻在另一個案件上的很多問題,驚人的達成一致。

一、凶手為什麼要縱火?私人恩怨?絕對不可能,羅乞幹什剛到廣州,沒有幾個認識的人。謀財害命?倒是有些可能。那顆價值連城的舍利子就可能是最終原因。

二、凶手是怎麼縱火的?火場裏的禪房是從裏麵鎖住的,凶手不可能直接縱火,然後逃走。他應該是準備了一種神秘的自燃藥粉,在禪房的某種特殊環境下燃燒起來。

三、凶手到底是誰?能夠這麼近距離接觸羅乞幹什,能夠在寺院裏作案而不露痕跡,能夠快速地隱藏在眾僧之中不被懷疑。這個凶手一定也是僧侶,起碼是偽裝成僧侶的人。

陳景華知道自己發現了重要的東西,當務之急是讓普凡長老和方丈知道,他們要調查的可不是簡簡單單一個**案,而是偽裝成**的縱火謀殺案。如果不及時查案,凶手便能乘機逃脫,或者製造更多的凶殺。凶殺的第一目標應該就是現在正保管著那顆舍利子的普凡長老。陳景華匆匆忙忙地向著普凡長老的禪房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