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火焚高僧(1 / 2)

慕容梟再次醒來的時候,已經是夜晚,已經被送到了海幢寺的戒律院。戒律院集21世紀的法院、警察局、監獄,集司法、執法、督法於一身,是寺院裏懲惡揚善之地。海幢寺戒律院首座是普凡長老,普凡長老見到陳景華幫他抓住了慕容梟這個“偷舍利子的賊”,便吩咐座下武僧將慕容梟安置在戒律院專門關押待審僧人的石坑之中,並叫眾武僧好生看管。

這個石坑也叫“贖罪坑”,深2米,長和寬也皆是4米,簡直就是標標準準的長方體。犯戒待審的僧人都會被推下石坑,讓其麵壁思過。這次輪到慕容梟這個冤大頭,慕容梟悔得隻想拿頭撞牆,無緣無故就被懷疑是賊,現在還被放在這如牢籠般的石坑裏,真是坑爹啊!

陳景華、他的女兒陳朵顏、普凡長老,正在品嚐陳景華從暹羅給普凡長老帶回的禮品——暹羅野生茶。所謂暹羅野生茶,也就是現在的泰國野生枸杞芽茶。本來源於中國雲南,在暹羅發揚光大。暹羅人俗稱它為“天茶樹”,典故中傳它是供天上神仙飲用種植的茶樹,後來又賜予凡間的仙樹。暹羅野生茶是采取樹上6-8公分的嫩芽,按照一心二葉的標準將多餘的部位分離,經過7道工序(清洗、殺青、揉撚、初烘、炒茶、提香、包裝)精心生產的高品質的優秀健康飲品。陳景華知道普凡長老好茶,所以不遠千裏迢迢帶了過來!

普凡長老本就長得慈眉善目,看到茶葉更是眼睛都笑得都眯成了一條縫。聽說普凡長老一生淡薄,平日裏粗糧淡飯,青袍簡裝,唯獨愛茶。他有一套極其講究的紫砂茶具是以前一個俗門弟子所贈,長老十分喜愛。每當貴客臨門,就會命玹葉取出一起品用。

“陳部長,你也在啊?”

“定舉?”

三人正在品茶的時候,一個洋裝青年走了過來。陳景華眉頭一皺,旋即大笑起來。陳景華拉著他的手,邀他一起品茶。

與此同時,那個青年軍官就站在“贖罪坑”邊監視慕容梟。閑著無聊邊有一搭沒一搭地和慕容梟聊著天。言談中漸漸知道,青年軍官叫餘漢雄,是陳景華的護衛副官。而那個洋裝青年叫陸定舉,他父親是新政府財政部長陸榮亭,他的大伯在陳炯明的革命軍第一軍第三師任師長,他自己也在第三師任團長。餘漢雄帶的這個連的士兵,以前還是陸定舉的部下。

陸定舉是標標準準的紈絝弟子!平日裏,他**良家婦女、仗勢欺人的事情沒少幹。可笑的是這些為了一己私利而做盡傷天害理事情的人,往往自命善人。平日裏吃齋念佛,佛珠佛像從不離手,逢年過節必先敬神佛再敬祖先,一周不去佛堂就渾身不自在。

就像那個鐵道部部長劉誌軍,貪汙腐敗玩女名星,壞事做全做絕,卻長期在家燒香拜佛,還在辦公室裏布置了王大師為他開光的“靠山石”。

真是可笑!先別說那個王大師有多少上床開光的能力。光說佛祖教化世人,主旨就是勸眾生一心向善。這種做盡壞事卻天天拜佛的人,簡直是玷汙佛祖,怎麼會被佛祖保佑,他們又怎麼能善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