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大明衰落的是土木堡之變?土木堡之變又是什麼東西?”
“土木堡之便是大明第六位君王也就是明英宗朱祁鎮對韃靼人強行發動的戰爭。”
“師出無名最終麵臨一場大敗,不僅帝王被俘,五十萬大明軍隊灰飛煙滅,而且大明的首都都差點丟掉,整個中原都差點淪為外族之地。”
“也導致了從明太祖朱元璋到明宣宗朱瞻基數十年所建立的鼎盛時期的大明王朝由盛轉衰。”
“這個混賬東西!朕不是還留著於謙嗎?難道說那時候於謙已經死了?!”
朱棣越聽越咬牙切齒,這都是什麼人幹的混賬事情啊。
大明五代皇帝所確立的大明鼎盛就這麼被一個昏君所敗光了。
若是他能夠見到這個人,非得一巴掌呼死他。
“當時於謙還活著,可是朱瞻基他並沒有聽從於謙的話,這才有了後來的事情。”
“那這混賬小子被俘了之後誰繼承的帝王?”
“朱祁鎮被俘之後,在於謙大力的推舉之下,由朱祁鈺繼承大明的王位,最終在於謙全力舉薦之下,打敗了前來侵犯京都的韃靼人。”
“甚至在此後一段時間,已經明顯衰落的大明出現了中興之相,一切都欣欣向榮。”
明成祖朱棣聽到這緩緩的出了一口氣,可算還給他留了一點活力,差點沒把他氣死。
他就說嘛,他留著於謙這等人才,大明王朝怎麼可能會麵臨著衰敗呢?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總算沒有把他給氣死,大明好歹還有了中興之象,還有了欣欣向榮的好發展。
他的後輩好歹還有幾個能夠治理好大明王朝的人,不至於讓大明王朝徹底的衰落而一蹶不振。
然而蘇雨辰下一句話再次讓朱棣的剛剛緩和的內心又被潑了一盆冷水。
“可是後來好不容易把朱祁鎮從韃靼人手中救回來,結果他又篡奪皇位,甚至還逆天下而殺了於謙,徹底斷送了大明王朝的中興。”
“也從那個時候開始,大明王朝一點點的走向了最終的衰落。”
“什麼?!”
朱棣氣的差點一口老血吐出來。
“那個混賬小子還把於謙給殺了?!”
“他是沒腦子嗎?!於謙把他給救回來了,他竟然還敢殺於謙?!誰給他的膽子?!”
朱棣一連四問,震驚的簡直無以複加。
“他自己給的膽子,朱祁鎮也是大明王朝裏最昏庸的君王。”
“如果不是當年朱祁鎮的迷之操作,也許大明王朝還能夠再多活幾年甚至幾十年上百年都說不準。”
都說一個敗家子能夠敗光幾十代祖宗所創下的基業。
朱祁鎮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試問大明王朝的前五位君王,哪個不是賢明的君王?
朱元璋乞丐出身,最後竟然能夠登頂王位,殺死了那些權高位重的一些臣子,平定了天下大勢。
而明成祖朱棣長達5次的遠征漠北,將整個韃靼人都打的苦不堪言,臣服在地上,尤其是鄭和下西洋還有永樂大典更是創造了大明的風華。
哪怕是旁邊站著的朱高熾亦或者後來的朱祁鎮也都可以說得上明智的君王,對大明王朝也治理的井井有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