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環境的不同,內地企業家們不可能都像李嘉誠和王永慶這兩位港台首富灑脫,對知名大學的榮譽博士學位一笑了之。相反,如果花錢買博士學位的同時,汲取了不少知識和能力,也可謂難能可貴了。問題就在於,不少企業家的初衷是渴望被認同,於是虛榮心作祟,勾兌一頂博士帽供在辦公室供著,是為急功近利、自欺欺人也。
內地富豪偏愛博士帽,折射出來的仍是他們內心的孤寂和憂鬱。在財富累積的邊際效用越來越小時,精神訴求開始水漲船高。譬如陳啟源和萬玉華夫婦,他們在接受我的采訪時流露出來對人才的渴望,但給自己也鑲上一圈博士光環,而且是“野雞大學”的博士,實在沒有必要。想來霸王上市時券商也心知肚明,所以在招股書裏避而不談這頂博士帽,而隻寫與博士學位一脈相承,但不會引來非議的“北京大學公共經濟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員”頭銜吧!
富豪主婦們的江湖
“如果你做了一個私人的決定影響到公司的話,那你在公司的前途就完蛋了。”
凱琳·傑克(Karin Jack)是雷曼兄弟前首席運營官布拉德·傑克(BradJack)的妻子。她回憶說:“20年來,布拉德沒有做過一件與雷曼兄弟無關的事情。他沒有給朋友寄過明信片,也沒有給家裏人買過聖誕禮物,除非這些事情有雷曼兄弟的標簽在上麵。作為一個雷曼兄弟員工的妻子,你要自己一個人在醫院待產,獨自一人養育孩子。”
上述內容是《名利場》記者薇琪·沃德(Vicky Ward)在她的新書《魔鬼的賭場》中描寫的場景。雷曼兄弟這家百年老店於2008年倒閉後,薇琪·沃德通過走訪調查,還原了雷曼兄弟高層們的婚姻生活,如美劇《絕望主婦》一般,雷曼兄弟的妻子們背後不願為人知的故事,她娓娓道來。
薇琪給了我不少啟發。2009年10月中旬,“胡潤中國百富榜”(實際上是“千富榜”)發布後,我發現中國的女富豪最為耀眼——共有104位女富豪上榜,前50位女富豪財富總計3376億元,人均財富66億元,9位女富豪身價超過100億元。全球十大最富有的白手起家的女富豪中,有一半是中國內地的。事實上比女富豪更為龐大、同樣不失精彩的一個群體,則是中國富豪的主婦們,她們中的大多數並沒有走到商業舞台正中央去顯露身手,卻分明是中國商業變遷史上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
我於是也萌發了采訪寫作一本類似著作的想法,並馬上行動。我選取了100位主婦或稱“賢內助”樣本(樣本選擇不限於“胡潤中國百富榜”)進行分析和調查采訪。通過對這些樣本進行簡單分析,我發現了12種有趣的現象。
富豪擇偶的時代印記
在近100個樣本當中,柳傳誌(妻子龔國興)、宗慶後(妻子施幼珍)、沈文榮(妻子陳紅華)等出生於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企業家,和王石(妻子王江穗)、張茵(丈夫劉名中)、黃光裕(妻子杜鵑)、李寧(妻子陳永妍)等出生於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企業家,以及陳天橋(妻子雒芊芊)、江南春(妻子陳玉佳)等出生於20世紀70年代的企業家,李兆會(妻子車曉)等出生於20世紀80年代的財富新秀,他們與日後成為自己另一半者的邂逅經曆,都帶有著鮮明的年代特征。
譬如30多年前,沈文榮和鄉村教師陳紅華走到一起時,陳紅華的擇偶標準是“隻要是黨員”;到了20世紀90年代,黃光裕與杜鵑的結合則與彼時中國民營企業“野蠻生長”需要頻頻與銀行打交道相關——杜鵑是信貸專員;而到了最近一些年,才與貌,甚至財富,都成為富豪們綜合評定未來伴侶或被未來伴侶評定的重要元素,找明星、找主播或奉子成婚等商界前輩眼中的新生事物在他們眼中則見怪不怪了。江南春、李兆會分別迎娶鳳凰衛視女主播和華誼女明星,便是兩個例證。
另一半適時退居幕後
盡管中國民間商人有著“夫妻上陣”的傳統,但日後看,超過半數的明星家族企業都曾選擇在發展到一定階段時讓妻子退居幕後。如今的首富級企業家劉永行、劉永好等四兄弟當年決定成立希望飼料集團時,作出的第一個決定便是所有劉家媳婦都不得再染指任何公司事務,當初辭去公職幫劉永好打理生意的妻子李巍自然也在此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