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危機(一)(1 / 2)

1938年9月初的武漢,雖然已經過了立秋,但中午以後仍然悶熱難受,這就是武漢人說的秋老虎。對於武漢本地人來說,有火爐之稱的夏天都已經習以為常,短暫的秋老虎就不算什麼了。然而,對於軍統局實際負責人戴笠副局長來說,秋老虎還是讓他燥熱不安。不過,更讓他煩躁不安的,是他剛剛接獲的一封密電。

武昌平閱路(注:現在的彭劉楊路)軍統局總部,通訊科今天下午一點鍾收到了一封密電。根據該密電的呼叫和頻率,通訊科長感覺到很不尋常。因為戴局長告訴過他,這個頻率每天固定的聯絡時間是晚上11點,除非有緊急情況發生。按照戴局長的指示,通訊科專門安排了一部電台每天24小時固定在這個頻率值班,等候對方的呼叫。每次收到對方發來的密電後,通訊科都直接交給戴局長,由他親自譯電,因為隻有他才有該密電的密碼。

今天,通訊科長更是不敢怠慢,他立刻親自將這份密電送到局長辦公室,交給戴笠簽收。

通訊科長離開後,戴笠立刻打開辦公室牆角邊的保險櫃,取出密碼本,開始譯電。

自從今年5月成立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簡稱軍統局以來,通訊科已經收到好幾份這樣的密電。但這些密電屬於最高機密,內容隻有戴局長知道。由此可見,發這些密電的情報員對軍統局以至中國軍隊有多麼重要。這個情報員由戴笠親自掌握,他隻與戴笠單線聯係,軍統局除了戴笠之外,沒有人知道哪怕是一點點關於這名情報員的情況。

譯完電文後,戴笠將密碼本放回保險櫃鎖好,然後坐下來仔細閱讀電文。

由潛伏在我方內部的日軍情報人員向日軍華中派遣軍證實,他們的武漢作戰計劃確實泄露給了中國方麵。目前華中派遣軍正在全力展開調查。我亦在嫌疑人名單中,處境危險。我將停止一切情報活動,等待危機過去。如果遇到緊急情況,我要求在不通知總部的情況下,自行撤離。

盼速定奪

雲和

戴笠看完電文後,從抽屜裏拿出一個打火機,將電文紙稿點燃,燒成灰燼。

戴笠開始思考如何處理這個危機。

“雲和”是戴笠手中的王牌,蔣委員長也非常重視“雲和”。說實話,象“雲和”這樣直接潛伏在日軍內部,能夠輕而易舉獲得日軍重要情報的情報員,軍統局目前還真的很少。因此,於公於私,戴笠都要盡全力保護他的這個王牌間諜。看得出來,這份密電讓戴笠感到焦慮不安。

他拿起電話,“請給我接軍事委員會辦公室。”聽到接通後,他馬上說:“軍事委員會辦公室嗎?我是軍統局戴笠,請賀主任講話。”

“喂,我是賀耀祖。”

“賀主任,我有重要情報需要立刻當麵想你報告,並轉呈委員長。”

“好的,你馬上過來,我等你。”賀主任回答。

蔣委員長在8月15日已經下令在武漢的所有政府機構,全部撤到重慶,但軍事委員會一直留在武漢指揮作戰。賀耀祖將軍是軍事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同時兼任軍統局局長的職務,是戴笠的直接上級。軍事委員會辦公室的大部分人員都隨蔣委員長留在武漢,臨時辦公地點設在武昌珞珈山邊的一幢3層的中式建築內。

在去軍事委員會的路上,戴笠坐在他的別克車後座,閉目養神。他看起來沒有剛才那麼不安了。出來之前,他從保險櫃裏拿出了一份文件,放進他的公文包。這份文件是他6月份製定的一個危機應對計劃。這個計劃的內容是,當情報員“雲和”遇到危機時,如何讓他安全渡過。但這個計劃必須得到校長的批準,才能夠實施。這個計劃的細節還需要補充。而且他不能讓賀耀祖或者其他人了解這個計劃的內容。

六月初,軍統局剛剛成立不久,戴笠就收到代號“雲和”的軍統高級間諜提供的情報。這份情報透露了日軍大本營對於武漢作戰的指導方針。“雲和”傳回的情報不多,但傳回的情報都非常重要,所以深得戴笠的器重。這次傳回的情報顯示,日軍將展開武漢作戰,由華北派遣軍第二軍從北麵,華中派遣軍第十一軍沿長江兩岸,從二個方向攻打武漢。日軍計劃在1938年年底前,完成對武漢的占領。戴笠當時將此情報直接轉呈給了中華民國軍事委員會。

軍事委員會非常重視這個情報。在其他情報來源從側麵證實了這個情報的可靠性之後,軍事委員會認為這是一個扭轉戰局的絕好機會。軍事委員會認為,即使目前國軍的訓練和裝備與日軍差距很大,但是,如果國軍按照日軍的作戰計劃,製定出一個相應的作戰部署,就能夠步步取得先機,贏得武漢會戰的勝利並非不可能。於是,軍事委員會在蔣委員長的親自督促下,製定了一個野心勃勃的武漢會戰作戰計劃:1.北麵,炸開黃河,利用黃河泛濫區阻擋、延緩日軍第二軍第10師團,第13師團和第16師團的進攻2個月時間,為第5戰區各部於大別山北麓,東麓和南麓布防贏得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