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暮雨,雨色青蔥。鄉間的路上,沒有了往日的喧囂;在一旁的山坡上,有一個女孩身著素衣,手挎竹籃,籃中擺是著朵朵白花。她渡著雨露漸漸向坡上走去;女孩沒撐傘,雨水浸濕了她的發,順著她的臉頰滑下,那麵上蒙著一層薄紗,輕輕的將雙眼縛住,隻露出一角白皙。
女孩順著山路,穿梭在一片綠意中,雨漸漸小了,但仍不肯停,霧也隨風散去。遠處有一塚新墳,靜靜的立在一片青蔥中。女孩走近,伸出手,抹抹石碑,那被蒙上的眼下染上一絲悲涼,她跪下來,一襲素裙隨意的散開,她把竹籃放下,取出朵朵白花,星星點點的擺在碑前。
“娘,氿兒又來打擾娘了;氿兒過得很好,所以不要為氿兒擔心。娘,你看,今年村子裏的白郋開了,所以氿兒也給娘帶來了幾朵”。
女孩說著,眼角的淚不禁滑落,四周淒涼,除了一片碧綠之間毫不見其它色彩。
“娘,您一個人孤孤單單的在這,隻怪氿兒不能來陪你;請,再等等,再等等氿兒!”女孩兒攥緊拳頭,低垂的臉上淚珠一滴滴滑落。她咬緊下唇,身體微微顫抖。
“娘!等著,等著氿兒為您報仇!陳煙鳧,今生今世,殺母之仇,不共戴天!”
她仰天長嘯,漸漸化入草色深處,隻留下一地碎花,隱沒了身影。
雨已停,空氣中彌漫著雨後的清新,連腳下的塵土也染上了花的芬芳,氿兒走的不快,步步小心;自從九年前的那場災難後,她的雙眼就如盲人無異,隻能見些許的光亮。但她聽覺敏銳,生活倒也無礙;一陣風過,長發飄逸,裙擺飄揚,妙曼身形的女子,如同初春綻放的花,卷起朵朵漣漪,看得直入人心。
氿兒踏著泥濘,眼角的淚尚未幹存,但有一層薄紗眼,也無法使人瞧見。穿過小路,她回到了村莊,此時已盡黃昏。各家的炊煙縷縷升起,顯出無盡的祥和與寧靜。
“喲,阿氿回來啦,來來到嬸子家來,餓了吧,正好一起吃!”
一個麵容祥和的中年婦人,在一旁的院中向氿兒招手,邊說著,邊走出院來,推推就就的將她推進院中,氿兒聽著身邊熱情婦人的聲音,心中不禁一暖:
自從母親走後,鄰裏的阿姨,嬸嬸們就把他當作自家女兒一樣,疼若珍寶;她是吃百家飯長大的,所以更懂得珍惜和感恩。
“阿嬸”
“嗯?”
“謝謝。”
“謝什麼?自家閨女,我疼還來不及呢!,我們阿氿從小就聽話,不像我家那個混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