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絕望中的希望(1 / 3)

公元2548年6月22日早上9點,聯邦天文觀測台觀測到,一顆小行星脫離了行星帶,向地球的方向飛來。經過專家小組的測算,該小行星質量約1800萬噸,直徑約22公裏,運行速度約8800米每秒,按照其運行軌跡,將在429小時後和地球完全重合,也就是說,18天後,7月10日,地球將會經受該行星的撞擊。

經過專家小組的嚴密推算,如果該行星撞擊到地球上,雖然大氣層會消磨掉它大部分的質量和速度,但落到地上的質量也將不低於300萬噸,速度不低於1700米每秒,它將會砸穿地殼,導致大量岩漿噴出,形成直徑8千公裏高300公裏的灰層帶,比白堊紀的大災難更強烈百倍,全球生物將會全部滅絕,甚至地球都會因此而改變軌道。作為地球衛星的美麗的月球也將遭到無妄之災,可能會因為地球的移位而脫離地球飛向別處,其命運就和宇宙間大量的其它流浪星一樣在虛空中飄蕩,成為一個孤魂野鬼。

一時間,全球三大政體的管理機構:聯邦政府、協約政府以及非盟政府全部行動起來。經過協商,三大政體於6月23日晚即召開了第一次危機公關聯合會議。會議決定了三套應急方案。A方案是使用大容量的宇航船裝滿重物撞擊行星,使其改變運行軌道,遠離地球,此方案最為經濟實用,大概3-5艘HB-33型宇航船就完全勝任改變其軌道的任務,每艘該型號宇航船的造價為180億聯邦幣,不到1000億就可以完成此方案,且施行簡單;B方案是使用反物質導彈轟擊,使其分裂消亡,但此方案花費不菲,一枚N-2型反物質導彈的造價為8億聯邦幣,要摧毀如此巨大的行星級物體,大約需要上千枚該型號反物質導彈,此方案完成怕不要上萬億聯邦幣;C方案則是在遠離地球10萬公裏處該行星的運行軌跡上,鋪設足夠厚度及麵積的超固態物鏤及海量的T-9型核彈,將其在最後時刻攔截並消滅,該方案是為此次危機上一道保險,基本上用不到。至於所需花銷,協約和聯邦各出40%,非盟出20%。非盟小組開始不同意C方案的實行,說純粹是浪費錢,經過幾小時的協商後方同意。同時,三大政府均嚴密封鎖消息,沒讓百姓們知道這一情況,全球100億居民們還不知道末日就要來臨。

當然,三大政體的相關知**員們沒誰認為這會是末日來臨。在公元2359年第5次世界大戰之後,古時代的國家就完全消亡了,全球形成了三大政體:聯邦、協約和非盟。聯邦最大,控製著歐洲、亞洲和大洋洲的廣大地區;協約最富有,地域為南北美洲;最弱小也最窮的是非盟,控製著非洲地區。80年前,科學家發明了時空扭曲推進器,終於打破了宇航速度的桎梏,將速度提升到了十分之一光速;60年前,科學家們製造出了超固態金屬——鏤,該物質密度超大,為水的10萬倍,隻需要薄薄的一層塗覆到宇航船外部,宇航船就可以進行亞次光速(八分之一光速為亞次光速,四分之一光速為次光速,二分之一光速為亞光速)飛行;50年前,光速宇航船投入量產;40年前,人類已經走出了太陽係而踏足周圍的星係,一些大的集團公司在球外的礦物星上建立了生產基地,各種礦物質源源不斷的由球外運回,所以到現在宇航船的生產成本大大降低,相應的,售賣價格也大大下降,最低檔的宇航船甚至隻要10多億聯邦幣,一些大富豪們已經有了自己的私家宇航船。而對隕石進行太空攔截的研究從古國家時代的20世紀就已經開始了,幾百年來已經有過十多次對較大隕石的成功攔截,到現在不管設施方麵還是人員訓練方麵都相當成熟,何況還有無堅可摧的超固態材料鏤。雖然這次的隕石大了點,但隻不過多花點成本和時間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