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恒還是放心不下,便派遣自己的舅舅薄昭,親赴京城麵見周勃大尉,當麵了解情況。周勃曾長期統兵代地,同劉恒及薄昭都很熟悉,見薄昭親至,便詳細向他轉述了推舉代王劉恒為帝的整個過程,並引見他同陳平、灌嬰等人見麵,這些老臣言辭也都十分懇切。於是,薄昭趕回代國向外甥彙報:“此事屬實,不用再懷疑了!”代王劉恒聞報,很是高興,樂嗬嗬地對宋昌說:“果如公言。”
確信無疑之後,代王劉恒派郎中令張武等六人先行打前站,自己則在中尉宋昌的陪同下前往長安。當走到長安北郊的高陵時,劉恒停下不走,令宋昌先行前往打探情況。宋昌行到渭橋,發現包括丞相在內的群臣,都在渭橋迎接,於是趕緊回報。
漢高後八年(公元前180年)九月初五,劉恒的車駕來到渭橋,群臣皆跪拜稱臣,劉恒下車還禮。這時,太尉周勃走上前來,請求與代王單獨說幾句話。負責代王安全工作的宋昌正色說道:“所言若是公事,請公開言之;所言若是私事,王者不受私事!”一句話說得周勃唯唯稱是,並跪獻天子璽符。劉恒辭謝說:“到了代邸再商議吧。”於是,眾大臣跟隨著劉恒的車駕來到代邸。
到達代邸時已是晚上,因擔心夜長夢多,丞相陳平、太尉周勃、大將軍陳武、禦史大夫張蒼、宗正劉郢、朱虛侯劉章、東牟侯劉興居、典客劉揭等人,再次以“劉弘非惠帝之子,不當奉宗廟”為由,拜請代王劉恒即天子位。
其實,在劉恒到達長安之前,陳平、周勃等人經過商議,已讓棘蒲侯陳武擔任大將軍一職。之所以這樣安排,乃是因為陳武曾是周勃當年駐兵代地時期的老搭檔,此人同樣與代王熟悉。劉恒在到達長安以後,看到周勃、陳武、劉郢、劉章、劉興居等等這些故人和族人時,心中頓覺輕鬆不少,同時也有了底氣。故而當眾人再度催請時,劉恒說道:“繼承大統,奉高帝宗廟,這是一件大事,寡人不才,應當請楚王出來作主,挑選合適的人,寡人愧不敢當!”細品劉恒的這番話,既有曆代君主承位時慣有的作秀成份;同時又暗含另外一層深意:皇權傳承乃皇族自己作主的事,不能聽由你們這些外臣擺布!
丞相陳平等人明白劉恒的所指,趕忙解釋:“臣等經過商議,大王是承奉高帝宗廟的最佳人選,即使天下諸侯及百姓也會這樣認同。臣等是為宗廟社稷考慮,絕對不敢馬虎。願大王接受臣等的請求,接受天子璽符!”
劉恒聞言,見戲演得差不多了,也就見好就收,順水推舟地接過天子璽符,接受大家朝拜,簡簡單單地完成了即位儀式,是謂“漢孝文皇帝”。
劉恒位登大寶,可皇宮中還住著舊皇帝劉弘,故剛俟即位儀式結束,東牟侯劉興居便自告奮勇地站出來請命:“誅滅呂氏時我無功勞,現在請為皇帝清掃宮殿!”於是,與汝陰侯夏侯嬰一起入宮。
夏侯嬰從高帝劉邦時起,便以太仆之職侍奉過多位皇帝,此間,他乃舊皇帝劉弘的侍從長,眼下帝位易人,他這也就變了臉,嚴肅地對劉弘說:“足下不是劉氏子孫,不應該立為皇帝!”說完,環顧左右,見周圍有多名執戟衛士肅立,便命令他們撤走。有幾名衛士不肯撤離,這時,得到消息的大謁者張澤趕到,命令他們立即撤走,衛士們這才怏怏而退。
夏侯嬰召來乘輿,擬將劉弘載離皇宮,劉弘淒惶地問道:“你們打算怎樣安置我?”夏侯嬰說:“出宮先找個地方住下再說。”結果,他將劉弘送到少府府,軟禁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