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講這個話呢,這是有原因的。由於現在的孩子接受的信息很多,父母未必全部了解自己的孩子接收到什麼信息,比方說現在的好多孩子喜歡看《喜羊羊與灰太狼》,現在中國的小朋友終於有了喜歡的國產動畫片。那有個媽媽就很好奇啊,問她三歲半的孩子你喜歡誰啊,你喜歡成為誰啊?她做夢都想不到她三歲半的兒子說我想做紅太狼的平底鍋。這媽媽也跟著兒子看動畫片,知道灰太狼的妻子叫紅太狼。平底鍋不是個人物,而個物件。這位媽媽想問的其實是你喜歡當喜羊羊還是當灰太狼啊,是當懶羊羊還是當紅太狼呢,沒想到她孩子說我想做紅太狼的平底鍋。這時候媽媽就很擔心,我孩子怎麼喜歡平底鍋,你看看奇怪不奇怪。為什麼喜歡當平底鍋呢?因為紅太狼老讓她的先生抓個羊回來吃,但這個灰太狼老抓不著,紅太狼就拿平底鍋打它的頭,平底鍋成了個打人的工具。其實就這麼簡單的理由,但是因為媽媽不了解具體的深層次信息,所以才對兒子的選擇表示了擔憂。再比方說,中央電視台兩次批評一款兒童遊戲“摩爾莊園”。誰都沒想到有很多小學生在網上抨擊中央電視台,說你們這些臭大人不讓我們玩“摩爾莊園”,難道讓我們玩“魔獸世界”嗎?你們根本不了解我們。兒童們會在網上發起攻擊,這很多人都不會想到。所以我在我的博客上評論說,“兒童攻擊央視,網絡時代驚現新代溝”。其實我們現在對兒童非常不了解,因為這是一個信息化的時代。1997年,我曾經帶一個團到巴黎開會,參加“明日青少年與媒介”國際論壇。幾百個專家形成一個共識:“在計算機時代成年人心懷恐懼疑慮重重,而青少年無所畏懼滿懷信心地往前走,信息化的時代動搖了父母和老師的權威地位。”這是一個曆史性的顛覆,是一個讓人恐慌的顛覆。當一個小小的孩子知道得比你多的時候你不感到恐慌嗎?
2000年,我開通了個人網站,2005年新浪請我開了博客,我的博客訪問量將近五百萬,今年新浪又請我開了微博。所以我就有很多網友,一個中學生(男孩子)跟我說,孫老師跟你說實話吧,現在的父母都是菜鳥,菜鳥就是在網絡上笨手笨腳好多東西都不懂的人。我就問他,那你們是什麼鳥啊?他說我們是老鳥,我們對網絡很精通所以我們是老鳥。我說我明白了,今天的時代是菜鳥教育老鳥的時代,就是懂得少的人教育懂得多的人,這肯定是有困難的。有一種理論認為,信息多的一方有可能會欺騙信息少的一方,因為反正你不懂啊。
舉個例子,什麼叫欺負或者說騙你或者嘲弄你呢?比方說有的父母批評孩子,孩子可能不和你硬頂,而是說你對你對,你們大人多對啊,你們大人都是“蛋白質”。好多父母聽不懂這個詞,蛋白質不是好東西嗎?我們人人都需要蛋白質。但實際上,“蛋白質”是青少年的網上語言,蛋是“笨蛋”的“蛋”,白是“白癡”的“白”,質是“神經質”的“質”,他罵你呢你都聽不懂。有一次,我到天津市一個機關去講課,一位領導摸著自個兒腦袋跟我說:“孫教授,我兒子前兩天說我像唐僧,我一開始聽著還挺開心,唐僧多了不起啊,曆盡苦難終成正果呢。後來我才知道唐僧不是什麼好詞,說你是唐僧意思就是你是個超羅嗦的人。”
所以你會發現在這樣一個時代,你很可能連話都聽不懂,那更談何溝通教育呢?
我在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工作二十多年,發現現在70%以上的中小學生認為他們在網絡方麵比父母懂得多。患網癮的青少年更是認為自己在網絡上比父母懂得多得多。所以現在孩子可以很猖狂地跟你嚷嚷“你懂什麼”。這句話很猖狂的,我們小的時候哪敢對父母說這話呢,但事實上現在你確實就是不懂。現在孩子還有一種網絡語言叫火星語,我們就更是看不懂聽不明白。這樣的一個時代必然就增加了教育的難度,沒有任何一個時代像今天的父母這樣需要學習。我們最近剛剛完成了關於青少年網絡成癮方麵的研究,通過這次研究也發現一個問題,即什麼樣的孩子容易網癮?父母不會上網的,父母反對孩子上網的家庭裏,孩子就容易染上網癮。很奇怪,倒是父母上網很有水平,支持孩子上網並引導孩子上網的,這種家庭裏的孩子卻不容易網癮,因為他的需求被滿足,他可以被引導,因此他不容易有網癮。你不讓他上他偏偏想上,你不會上網你跟他沒法交流,這種孩子容易網癮。
所以我給大家的建議是,我們要向孩子學習變菜鳥為老鳥。先拋開孩子這個問題不談,我們作為一個信息化時代的人,每個人都需要終身學習,而學習如何使用網絡工具就很有必要。所以我們需要向孩子學習變菜鳥為老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