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言(1 / 2)

情緒——沒錯,你一定沒少聽說過這個詞彙,如果有人問你對“情緒”怎麼看,相信你會不假思索地說一些關於它的廣義上的概念,或深有體會地告訴發問者,情緒分好壞,好情緒讓我們樂享其中——淩晨時分仍在與電話那端的相知相識互訴衷腸、為一個全新的設計理念而通宵達旦,而壞情緒則會把一分鍾前還自認為是心肝寶貝的乖女兒的生日蛋糕打翻。

沒錯,這些都是現實生活中你我不需猶豫就可以做得出來的事情,雖然我們因身在其中而無從用心體會,在那個時刻,情緒對我們的工作與生活的影響力究竟多大、多少、多重?它是否會影響到我們的健康,左右我們的人生?一個人究竟如何把控情緒為自己的健康服務……

靜下心來,如果你還在思考由情緒而引發的諸多問題,認為它已進入了你的思考範圍而一定要弄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話,我則從一些有趣甚至讓人恐怖的實驗說起,而實驗的結果自會讓你大吃一驚,讓每個聽到這個結果的人永遠記憶猶新。好,讓我們進入這個小實驗。

這個實驗可以證明心理情緒對身體產生的影響。你需要找一位朋友來幫助你完成實驗。

現在,站在你朋友的右手邊。把你的右臂抬高,側平舉到肩膀的高度(如果你是左撇子,就抬左臂)。讓你的同伴將手放在你伸出的手腕上。這時候,你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手臂上,盡力不讓他(她)把你的手扳下去。這樣做的目的隻是為了找到你手臂抵抗力的自然水平,並不需要你的同伴真的施加強力。

現在放鬆,閉上你的眼睛,腦海裏稍微回想一下那些曾經給你帶來不快、沮喪和煩惱的人,隻要一小會。當你找到感覺以後,再次伸出自己的手臂,讓你的同伴試一下這次你的抵抗力有多強。

現在再放鬆,想一些讓你輕鬆愉快的事情。當你找到感覺以後,伸出自己的手臂,再讓你的同伴試一下這次的抵抗力。放鬆。如果你的同伴覺得這很有趣,你可以和他交換角色,幫他做一下測試。

大部分人都會立刻明顯地感覺到力量的區別。當他們腦海中縈繞著沮喪和不快的情緒時,抵抗力就會很差,就像力量被從手臂中抽走一樣。而當思考一些愉快和有趣的事情時,手臂就變得相當強壯,而不易被撼動。通常而言,要比測試剛開始的時候更強。人的思考和感覺傳達到身體上的速度是如此迅速。

很奇妙吧,事實如此。現在,我們來進一步理解情緒的概念,就會顯得容易理解很多。

健康是指身心兩方麵的,而人的情緒是一種心理現象。因此,人的健康與情緒有密切關係。高興、愉快、歡樂、喜悅、輕鬆、欣慰、悲傷、害怕、恐懼、不安、緊張、苦惱、憂鬱等都屬於情緒活動。

情緒分為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兩大類。積極情緒對健康有益,消極情緒會影響身心健康。我國自古就有喜傷心、怒傷肝、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之說,可見祖國醫學非常重視人的情緒與健康的關係。當人情緒變化時,往往伴隨著生理變化。例如,人在恐怖時,會出現瞳孔變大、口渴、出汗、臉色發白等一係列變化。這些生理變化在正常的情況下具有積極的作用,可以使身體各部分積極地動員起來,以適應外界環境變化的需要。

而過度的消極情緒,長期不愉快、恐懼、失望,則會抑製胃腸運動,從而影響消化機能。而情緒消極、低落或過於緊張的人,往往容易患各種疾病。因此,隻有保持樂觀的情緒,才有利於身體健康。

每個人的情緒,都會有波動性,應該主動擺脫不良情緒。當有什麼事使你煩惱時,應當暢所欲言,不要悶在心裏。當事情不順利時,不妨避開一下,改變一下生活環境,可能會使精神得到鬆弛。如果要辦的事情較多,應先做最迫切的事,把全部精力投入其中,一次隻做一件,把其餘的事暫時擱在一邊。如果你感到自我煩惱,試著幫助他人做些事情,你會發覺,這將使你的煩惱轉化為振作,產生一種做了好事的愉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