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山玄元真人註解並頌
太者,至極也,上者,崇高也。玄者,幽遠也,靈者,神用也,北鬥者,運行之機要也,本命者,元來之性也,延生者,長存不壞也,真經者,進通真妙之徑路也。○大眾大聖天真垂訓,誘化世人,窮通有漏,究竟無為,內使沖和,外合機要,變化飛昇,遊宴玉京矣,奈何世人迷惑真道,恣縱貪癡,三業齊生,六情並起。三業者,貪嗔癡也,六情者,眼耳鼻舌身意是也。既起三業,六情則生障礙,既有障礙,則生煩惱,既有煩惱,種種纏縛,轉乖真趣,意馬顛狂,心猿奔竄,散失靈源,敗壞真炁,罪積丘山,善無塵露,南辰減筭,北鬥除年,死入酆都,受諸痛苦,劍樹刀山,鑊湯爐炭,拷掠無停,悲號莫息,眷屬空啼,親姻謾泣,直饒品貴封侯,任使富豪敵國,贏得獨受恓惶,到此盡皆何益,爭知辯其濁而曉其清,抱其真而歸其一。
頌曰:
太上真詮度世迷,破邪歸正戒貪癡。
暫時緣假情非樂,元舊家鄉景最奇。
幾縷曉煙橫遠嶺,一彎斜月照寒池。
欲知本命延生理,悟取玄元造化機。
爾時太上老君,以永壽元年正月七日,在太清境上太極宮中,
爾時者,即此時也,太上老君者,乃天地之祖,萬法之宗,聖德巍巍莫可測也。以永壽元年正月七日者,杳冥之中,劫壞長存,本無期數,強以曆名。在太清境上太極宮中者,逍遙之界,自在之鄉,玉殿巍峨,瓊樓森聳,金碧燦斕,霞彩流輝。於是我太上老君居其所而萬神衛之,但世人隻知太上老君在碧落之上,不知隻在人身中矣,故雲自己三清,何勞外覓。
頌曰:
大道幽微莫可窮,就中深隱妙玄功。
豈須雲外求真覺,但向身中覓祖風。
識得舊時來者路,從他花木任成叢。
修之不取如斯理,掬水招蟾到底空。
觀見眾生億劫漂沉,周回生死。
且夫眾生本與天地齊功,聖賢同體,悟則為聖人,迷則是凡夫。○大眾悟者,悟真常之妙用,奪天地之變通,保真養性,鍊魄澄神,空其心而意寧,絕其慾而神清,萬物不著一心,無漏行滿功成,自在無為,逍遙於物外矣。迷者,為迷其真覺之性也,仗父母動靜之和炁,托陰陽造化之精源,投胎假像,氣滿形全,十月數足,乃生化為人矣。既又得箇四大五蘊,假合幻化色身,纔曉東西,漸分南北,又早眼觀邪色,耳聽邪聲,舌了邪味,鼻聞邪馨,意貪迷欲,心起愛憎,用則是非,動生曲昧,種諸惡根,受報三塗,億劫漂沉,輪迴生死矣。於是太上老君開大神通,眼放大神通光明,觀見眾生流浪生死,無有盡期,故以發哀湣心,廣垂真教,為度世之舟航,使眾生悟無相之相,認無形之形,庶得長生自在,永息於輪迴矣。
頌曰:
本來容貌豈迴輪,隻為貪癡入夢頻。
幸是壺天含混沌,忍教心地起根塵。
有無之內尋虛假,空色其中覓的真。
歸去故鄉風景好,野花啼鳥綠楊春。
或居人道,或在#1中華,或生夷狄之中,或生蠻戎之內,或富或貴,或賤或貧,暫假因緣,墮於地獄。
蓋以為眾生量其緣業,隨果受生,或生於中國,或生於蠻夷,或居富豪長者之家,或在貧窮下賤之戶,暫得為人,多有從其所欲,不自覺知,縱情作過,恣意為非,三屍儘自般調,六賊任從唆狡。○大眾貪財好色,口是心非,嫉能壞賢,欺天罔地,不忠不孝,不實不信,損於賢良,害於溫善,犯天地禁戒,違真聖科條,探巢破卵,殺害眾生,造諸罪愆,無時自省,化身中三萬六千神,變作八萬四千塵勞業,火焚身禍無由免,四大五蘊盡逐地水火風而散,唯有悠悠窮魂為在日暫假因緣,貪迷不省,墮於無間之獄,而豈不知哀哉乎。但人生堂堂六尺之軀,空憑洗漱,羅綾結束華裝,愛護其體,誰是肯保真養命、鍊性存神底,故我天尊垂其經法,引導眾生,速令頓解,悟入無為之妙矣。
頌曰:
春日壺天景最長,雨晴煙暖麗風光。
可憐新燕來華屋,卻笑遊蜂逐暗香。
綽綽芳葩明小圃,絲絲嫩柳拂橫塘。
堪嗟無限韶華景,蝶戲蜂遊弄翅狂。
為無定故,罪業牽纏,魂繫陰司,受苦滿足,人道將違,生居畜獸之中,或生禽蟲之屬,轉乖人道,難復人身。如此沉淪,不自知覺,為先世迷真之故,受此輪迴。
且夫天堂地獄,皆在人之所行矣。故曰善惡無門,惟人自召。若人在世,能積其善者,則天地覆載,日月照臨,鬼神欽禮,真聖護門,既然得真聖護佑,後則福慶臻身,禍殃遠體,乃為智人,列名於玉清矣。○大眾但世人不省萬物之中唯人最貴,如何是唯人最貴?能奪天地之機,解測陰陽之理,通幽究玄,導達真理,得道昇仙,唯人可達矣。但人生不知自身中有如此之聖,隻恁無端狂妄,所作放蕩六欲七情,恣縱十惡五逆,不敬三光,辱於九祖,以日累月,罪積如山,魂繫陰司,受諸痛苦,豈分晝夜,萬死千生,無由出離,直待受苦滿足,暫得超生,卻墮於餓鬼,傍生駝騾象馬禽蟲之屬,如此沉淪,永失於人身矣。嗚呼!為迷無益狂非事,故棄真如別掛皮。
頌曰:
隻為無端智太愚,政令魂識繫鄧都。
陰官攝問空悲噎,獄卒淩持饅嘆籲。
縱得暫時離地府,將違舊徑別形軀。
傷嗟打在傍生裹,再望人身萬劫無。
乃以哀憫之心,分身教化,化身下降,至於蜀都,地神湧出,扶一玉局,而作高座。
即是太上為歎眾生漂況六趣,受報三塗,分身教化,化身下降至於蜀都,其時日月不轉,星辰停輪,天地肅清,河海晏然,於是地神湧出,扶一玉局,而作高座。○大眾此義何為也?蓋因非有罪之聖賢,無無罪之凡夫,闡大威神之力,使眾生不種罪根,悟其大道,為大道無形無名,無以卓望,難為言說,故立此諭法,故太極真人頌曰:大道雖無心,可以有情求是也,乃以哀憫之心,分身教化,化身下降者,但眾生能發哀憫之心便是也。○大眾如何可說太上卻又眾生是也,國雖有律,犯而禍及於身,人所無愆,刑乃豈縈於體,但能省非改過,不造罪愆,則萬禍不侵,豈不然乎哉。故《度人經》雲;爾不樂仙道,三界那得過,其欲轉五道,我當復奈何是也。至於蜀都者,若論世說,蜀都昔是帝王所居之地也,乃山河之宗祖,寔宇宙之紀綱,斡運於天下,變化於魚龍,昔為都時是也。若論道說蜀都,乃是身心也,故《九老集真論》雲:太平風月皇都景,諸國來朝賀聖恩是也。心比著帝王,身諭著蜀都,心若正兮,百骸暢悅,萬神和榮,心若邪兮,三屍奪命,六賊欺公,禍罹厥體,則流浪於輪迴矣。地神湧出者,是心地發意也,扶一玉局者,乃天真之寶位也。但能發心建意,不造邪見,不種罪咎,參求大道之門,頓悟無為之性,不迷六欲之愆,得證十華之位,逍遙物外,與道合真矣。
頌曰:
莫閉青宵路不通,幻身須信轉頭空。
休言取次達玄理,不辦真誠謾設功。
慷慨撞開生死戶,英雄跳出繫囚龍。
逍遙物外無為客,日月擒來掌握中。
於是老君昇玉局坐#2,授與天師《北鬥本命經訣》,廣宣要法,普濟眾生。
是時太上老君昇玉局而坐,演三乘教法,說北鬥本命延生之妙理,授與天師,開化羣品,鹹令悟道者也。○大眾且夫眾生恣縱七情,有罪愆而有地獄,貪迷五欲,無妙果而無天堂,自不知覺於三毒十惡之中,沉溺愛河,流浪生死。是故太上說此真經,化導世人不生邪見,於朝暮之間,無論他非,常搜己過,剉銳戒言,自當懺悔,用法水而洗滌塵勞,磨寶鑑而照明這箇,清淨身心,體合道用,元神居於丹闕,慧光照於玉山,四大俱安,百骸自理,內外虛明,上下寂照,陰陽交媾,往來無窮,混成一炁,鍊就大丹,變化飛昇,玄玄莫測也。凡質既然合道用,聖功休慮不能成。
頌曰:
鍊就丹砂體自然,圓通象外見壺天。
利名總是他家事,道德都為我計緣。
風定雨晴波漾碧,煙消雲散月華娟。
靜中觀見莊嚴境,物物頭頭玄更玄。
是時,老君告天師曰:人身難得,中土難生,假使得生,正法難遇。
竊以想死生輪迴之中,於胎卵濕化之內,或是深山,或於荒野,或居草木,或在江河,豬狗牛馬,驢騾業畜,毒蟲猛獸,虎豹豺狼,蝦蠏魚鼈水族諸類,鳥獸飛禽,種種形變六畜羣毛,一切傍生之類,浩浩無邊,豈知於數矣,若人比及於禽獸,則萬中無喻其一焉。○大眾等閑壞了汝不錯矣,縱得箇人身,生於化外邊夷,亦是有愆,故居彼地,汝等曾聞北海之外,有一國名曰婆耶,其國中人,夏居於山,冬隱於穴,寂寥衰草,連天瀟灑,黃風捲地,寒披毛葉遮身,饑食禽蟲充腹,仁義既無,道德何知,恣意縱情,為非作過,難進於仙階,易沉於鬼趣矣。今既得居三教流行之國,五常治政之邦,中土生為人者,豈不是積德而至於此也,縱得人身亦於中土,多又執於邪見,不遇正法,強說聰明,自誇己勝,詐曉玄門,謬通經法,展轉沉迷,不能見於道矣。不識正真三教理,又來塵世一遭休。
頌曰:
六道輪迴事可籲,且於方寸用工夫。
耍猿縱後千般有,劣馬降時半件無。
俗景混成秋夜月,根塵分付碧瓊壺。
家鄉咫尺風光好,拂袖嗬嗬進坦途。
多迷真道,多入邪宗,多種罪根,多諸巧詐,多恣淫殺,多好羣情,多縱貪嗔,多沉地獄,多失人身。如此等緣,眾生不悟,不知正道,迷惑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