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晉綏日報》編輯人員談話的前一天,即4月1日,毛澤東在晉綏幹部會議上也有一次講話。在這次講話中,毛澤東對1947年5月以來晉綏邊區進行的土地改革運動進行了肯定:在中共中央晉綏分局領導的區域內的土地改革工作和整黨工作,是成功的。一方麵,晉綏的黨組織反對了右的偏向,發動了群眾鬥爭,在全區三百多萬人口的二百幾十萬人口中,完成了或者正在完成著土地改革工作和整黨工作。另一方麵,晉綏的黨組織又糾正了在運動中發生的幾個“左”的偏向,因而使全部工作走上了健全發展的軌道。毛澤東還特別強調在工作中應注意克服“左”傾情緒,對已經形成嚴重的“左”的冒險主義傾向要引以為戒,及時糾正。這種背景下,在4月2日同《晉綏日報》編輯人員講話時,毛澤東就很自然地提到報紙應該如何配合晉綏分局黨組織開展反右、反“左”工作的問題。他說:“《晉綏日報》在1947年六月以後進行的反對右傾的鬥爭,是完全正確的。在反右傾的鬥爭中,你們作得很認真,充分地反映了群眾運動的實際情況。”但是從1948年一月開始糾正“左”的偏向以後的這一時期,報紙卻有點泄氣的樣子,不夠明確,不夠潑辣,材料也少了,使人不大想看。其原因是什麼呢?毛澤東明確指出:主要是把弓弦拉得太緊了。為形象地說明問題,毛澤東摘用“文武之道,一張一弛”這句古語提醒各位編輯:從事黨的理論和政策宣傳工作,要掌握合適的火候,要能準確把握好“度”,做到不偏不倚,不左不右,隻有這樣,才能作出更大的成績。
毛澤東同《晉綏日報》編輯的談話,係統地論述了黨的報紙的性質、任務和作用,辦報方向、風格及新聞工作者應具備的素養和作風等問題。這次談話中的一些結論性語言,如“報紙的作用和力量,就在它能使黨的綱領路線,方針政策,工作任務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廣泛地同群眾見麵”、“辦好報紙,把報紙辦得引人入勝,在報紙上正確地宣傳黨的方針政策,通過報紙加強黨和群眾的聯係,這是黨的工作中的一項不可小看的、有重大原則意義的問題”、“報紙工作人員為了教育群眾,首先要向群眾學習”既是對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報工作的經驗總結,也是長期指導黨的新聞宣傳事業的名言警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