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節 第56章天不變道亦不變(2 / 2)

毛澤東摘用“天不變,道亦不變”是在論述第一個內容時。在這部分中,毛澤東首先提出了曆史上兩種對立的宇宙觀——“形而上學”和“唯物辯證法”。接著,他分別對這兩種宇宙觀進行了闡釋。毛澤東說:“所謂形而上學的或庸俗進化論的宇宙觀,就是用孤立的、靜止的和片麵的觀點去看世界。這種宇宙觀把世界一切事物,一切事物的形態和種類,都看成是永遠彼此孤立和永遠不變化的。如果說有變化,也隻是數量的增減和場所的變更。而這種增減和變更的原因,不在事物的內部而在事物的外部,即是由於外力的推動。”毛澤東認為,這種思想,屬於唯心論的宇宙觀並長期統治著人們的思想。他進一步解釋說:“形而上學家認為,世界上各種不同事物和事物的特性,從它們一開始存在的時候就是如此。後來的變化,不過是數量上的擴大或縮小。他們認為一種事物永遠隻能反複地產生為同樣的事物,而不能變化為另一種不同的事物。”由於形而上學家否認唯物辯證法所主張的事物因內部矛盾引起發展的學說,所以,他們隻能簡單地從事物外部去找事物發展的原因。這就是他們不能解釋事物的質的多樣性,不能解釋一種質變為他種質的現象的根本原因。毛澤東強調,這種思想,不但歐洲有之,就是在中國也有著“悠久”的曆史,為此,他特別指出漢代唯心主義哲學家董仲舒“天不變,道亦不變”的觀點就是形而上學的思想,在很長一段時間禁錮了人們的思想,是為腐朽封建統治階級維護其利益的唯心主義學說。而後,毛澤東筆鋒一轉,開始論述唯物辯證法的宇宙觀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通過對比,使人們更加清晰地認識到了兩種宇宙觀的孰優孰劣,為下文的有序論述作了一個很好的開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