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節 第11章天低吳楚眼空無物(2 / 2)

無奈之下,1月21日,蔣介石以“因故不能視事”宣告“引退”,退居奉化老家。李宗仁暫代“總統”一職。李宗仁上台後,馬上發布文電,表示願意就八項條件與中共方麵進行協商,同時采取了一些“培養國內和平空氣”的措施表達了談判的“誠意與決心”。其目的無非是爭取喘息之機,以便重新集結力量,妄圖與中共“劃江而治”。但李宗仁的這些做法還是引起了國民黨內的不同反響。行政院院長孫科自行宣布“遷政府於廣州”,隨後接連發表反對李宗仁“和談”的文告。上海偽國防部政工局局長鄧文儀也表示要“不惜犧牲一切,與共產黨周旋到底”,反對和談。整個國民黨已經陷入四分五裂的局麵。

針對反動派的叫囂,2月15日,毛澤東撰寫了《四分五裂的反動派為什麼還要空喊“全麵和平”?》的評論,將國民黨高呼“全麵和平”的醜惡嘴臉刻畫得入木三分:一方麵,國民黨各派係集團紛紛要求與中共“全麵和平”的實質是想爭奪和平攻勢的發言權,繼續維持其舊的統治;另一方麵,反動派害怕局部和平的烈火燃燒起來,發展到不可收拾的局麵,因此極力反對局部和平而要求所謂“全麵和平”,其目的就是取消和平,妄想再戰。毛澤東指出:“國民黨反動派從今年一月一日開始搬起的一塊名叫‘和平攻勢’的石頭,原想用來打擊中國人民的,現在是打在他們自己的腳上了。或者說得正確些,是把國民黨自己從頭到腳都打爛了。”那麼,他們的處境怎樣呢?毛澤東給出了全麵的分析:蔣介石在奉化仍然以“在野地位”繼續指揮他的殘餘力量,但是他已喪失了合法地位,相信他的人已愈來愈少;孫科的“行政院”自動宣布“遷政府於廣州”,他一麵脫離了它的“總統”“代總統”,另一麵也脫離了他的“立法院”“監察院”;孫科的“行政院”號召戰爭,但是進行戰爭的“國防部”卻既不在廣州,也不在南京,人們隻知道它的發言人在上海。這樣,身在南京的李宗仁在石頭城上所能看見的東西,就隻剩下“天低吳楚,眼空無物”了。

“天低吳楚,眼空無物”原本是一句寫景之作,毛澤東借此諷刺像李宗仁這類的國民黨派係人物既無法扭轉國民黨的頹廢現狀,又無力進行全麵戰爭,身陷絕境、一無所有的慘淡境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