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很多萬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已經學會了采用原始器具打獵。當他們分解發放食物時,通常都是按照嚴格的製度進行,誰都不會拿取更多,因為誰要是多拿,那麼下次的捕獵一定不會有他參與,因為他已經被大家所孤立。
麵對一整塊蛋糕,幾乎沒有人不會產生獨占的心理。畢竟在香甜又美味的蛋糕前,任何人都拒絕不了它的誘惑。可是,不知大家想過沒有,或許你可以通過各種手段而強占整塊蛋糕,可是吃完蛋糕後,你是否還能如以往那樣,讓大家與你一起再做一次蛋糕呢?
在如今的商業競爭中,聰明人都明白,獨享並不能讓自己擁有更多,隻會讓自己的人脈越來越窄,畢竟沒有誰願意與一個小氣吝嗇的人一起共創佳績。
當年所向披靡的拿破侖帶領的法國軍隊,鐵蹄所踏之處都是戰無不勝的。但唯獨在進攻馬木留克城的時候,遭到了頑強抵抗。馬木留克兵高大威猛,一個法國士兵根本就打不過一個馬木留克兵,軍隊的前進遭到了阻礙。後來,精於合作的法國人發現,雖然一個法國士兵打不過一個馬木留克兵,但一群法國兵卻可以打過一群馬木留克兵。所以,法國士兵避免和他們單個人進行戰鬥,靠著互相合作,最終擊敗了馬木留克兵。
原來,每一個馬木留克的士兵雖然強悍無比,但他們不重視合作,自己打自己的,不理會別人,當同伴遇到了危險,也不去接應。而法國士兵卻視合作為集體的生命,最終獲得了勝利。
生活中一個懂得分享的人,他的生活定然充滿活力,因為這樣的人身上有一種特殊的吸引力,會使更多人願意與他在一起。但是如果他隻有一顆狹隘的心胸,而且總是妄想獨占利益,那麼不但會讓人敬而遠之,而且還會丟掉下次與對方合作的機會。
國內曾經有家生產消毒液的知名企業,在2003年“非典”之前就麵臨著市場需求與企業生產能力不足的矛盾。麵對這種情況,有人提議找“外援”,以“合作經營”方式來彌補風險。但該企業老板卻認為有找夥伴、談合作的工夫,不如自己慢慢滾動發展,因而將此建議束之高閣。最終,這位保守的老板不但沒有賺到本來應該賺到的錢,而且被其他幾家同類企業借著“非典”契機一舉超過,淪為業內的二流企業。
事實上,競爭之中有合作,合作之中有競爭,這是對傳統競爭模式的一個超越,是適應當今形勢發展的必然趨勢。看到一塊蛋糕,不要一個人獨吞,懂得分享,與大家合作,就會把蛋糕做大,那樣你得到的將會更多。
英國政治家和作家本傑明·迪斯雷利曾經說過一句很著名的話——“沒有永恒的敵人,也沒有永恒的朋友,隻有永恒的利益。”人際交往的最高準則就是互利互惠,如果我們在與對手競爭的同時,能夠考慮到雙方的共同價值和共同利益,滿足共同的需要,那麼雙方都能從中得到實惠。
或許對於某些人來說,利益麵前誰都會有心動的時刻出現。但是如果僅僅是因為這一點利益就與其他人鬥得你死我活,那麼最終不但會兩敗俱傷,還可能會造成信譽的喪失。要知道,一個人如果喪失掉信譽,那麼必然會走進孤立無援的境地,因為對於一個自私自利的人,是沒有人願意與之合作的。
還有些人,總想著漁翁得利的故事,總想當個旁觀者,然後再霸占整個利益。可是請大家不妨仔細想一想,其實更多的時候團隊的收益不也是個人的收益嗎?如果某個人不做一點犧牲的話,那麼整個團隊最終將會失去勝利的機會,受損失的不僅是整個團隊的其他成員,自己不也受到損失嗎?
由此可見,不管在哪裏,如果你想贏得朋友,那就必須在你們之間有種互利關係,這是牢固你們關係的一個根本。當雙方共同做一件事時,如果最終各得其所都能得到利益,那麼這種相互借力之後所產生的效果才能得到延續,而你們之間的關係也才能得到更好的延續。
因此,利益當前,我們一定不要總是想著獨占,被自己的貪婪蒙蔽雙眼。在人際叢林中生存和發展,我們隻有掌握合作的法則,才能在利益的較量中得到更多的發展,贏取最終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