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五、白菜的病蟲害防治(2 / 3)

白菜炭疽病主要危害葉片、花梗及種莢。葉片染病,初生蒼白色或褪綠水漬狀小斑點,擴大後呈近圓形灰褐色斑,中央略下陷,呈薄紙狀,邊緣褐色,微隆起,直徑1~3毫米;發病後期,病斑灰白色,半透明,易穿孔;在葉背多危害葉脈,形成長短不一略向下凹陷的條狀褐斑。葉柄、花梗及種莢染病,形成長圓形或紡錘形至梭形凹陷褐色至灰褐色斑,濕度大時,病斑上常有赭紅色黏質物。

防治方法:①選擇抗病品種,播前種子消毒。②注意清潔田園,與非十字花科蔬菜隔年輪作。③發病較重的地區,避開高溫多雨季節,控製蓮座期的水肥。④加強田間管理,選擇地勢較高、排水良好的地塊栽種,及時排除田間積水,合理施肥,增施磷鉀肥,收獲後深翻土地,加速病殘體的腐爛。

⑤可用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加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混合後噴施,或用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加80%炭疽福美可濕性粉劑450倍液混合後噴施。

8.白菜根腫病

病菌從根毛或幼根處侵入,先不出現症狀。隨病情發展,寄主細胞受刺激,分裂加速,體積增大,根部出現病腫,地上部呈現萎蔫狀,發育遲緩。發病株下部葉片葉色初變淡,後逐漸變黃,病株白天萎蔫,傍晚恢複正常,幾天後萎蔫不能恢複,最後全株枯死。主根上的腫瘤大而數量少,側根上呈天冬根狀數量多而小。該病在間苗或移植時就有發生,蓮座期或包心期是該病引起病株萎蔫症狀的盛期。

防治方法:①實行輪作。病田實行水旱輪作或與非十字花科蔬菜輪作4~5年,並進行深耕。②加強栽培管理。

增施石灰,調整土壤酸堿度並進行土壤消毒;在根腫病發生以後,用草木灰水溶液澆於畦麵,可減輕危害。③藥劑防治。發病初期用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靈可顯性粉1000倍液,或10%氰唑磺菌胺懸浮劑1000倍液灌根。

9.白菜白粉病

白菜白粉病主要危害葉片、莖、花器及種莢,產生白粉狀黴層,即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初為近圓形放射狀粉斑,後布滿各部。發病輕的,病變不明顯,僅莢果略有變形;發病重的造成葉片褪綠黃化早枯,采種株枯死,種子瘦癟。

防治方法:①選用抗病品種。②施足基肥,增施磷、鉀肥。③發病初期噴灑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或20%三唑酮乳油2000~2500倍液,或30%固體石硫合劑150倍液,或40%多硫懸浮劑600倍液,或2%農抗120水劑及2%武夷菌素(BO-10)水劑150~200倍液,隔7~10天1次,防治1~2次。④保護地可選用煙霧法或粉塵法。

10.白菜幹燒心

白菜幹燒心又稱幹邊病、燒心病、心腐病,主要發生在大白菜結球期,危害幼嫩的心葉或球葉。發病初期,嫩葉前緣呈水漬狀,後變為淡褐色,稍透明,並逐漸向下擴展,使葉片尖端變褐幹枯。隨著菜葉生長,葉緣卷曲,有時葉柄發生褐色條紋,嚴重時葉球內部的葉片出現黃白色萎蔫。

防治方法:通常認為,大白菜幹燒心是由缺鈣引起的一種生理病害,生產上多采用根外噴施0.7%氯化鈣溶液的方法對症治療,但很不理想。近年研究發現,此病的發生可能與鈣質土壤中活性錳嚴重缺乏有關。據試驗,在大白菜播種時用微量元素錳拌種;或在大白菜幼苗期、蓮座期和包心期,用0.1%~0.2%硫酸錳溶液各噴1次,均具有顯著防治效果,防治後可增產10%~18%,且對品質有所改善。

(三)白菜蟲害的防治

1.菜青蟲

菜青蟲是菜粉蝶的幼蟲。菜青蟲僅在白菜葉背啃食葉肉,形成小型凹斑,3齡後可將葉片吃成孔洞和缺刻,嚴重時僅殘留葉脈及葉柄,並留下大量蟲糞汙染菜心。菜青蟲的危害可引起白菜軟腐病、黑腐病的加重和流行。

防治方法:主要采取以化學防治為主的綜合防治措施。

菜粉蝶低齡幼蟲的抗藥力很弱,及時用藥十分重要,當苗出土後就要開始噴藥,每7天噴1次,連續噴2~3次。可選用的藥劑較多,包括90%晶體敵百蟲1000倍液、BT乳油或青蟲菌6號500~8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2.5%功夫乳油5000倍液、25%(或30%)滅幼脲1號(或3號)500~1000倍液。

要對症下藥,使用合適的農藥類型和劑型。如殺蟲劑中的胃毒劑防治咀嚼式口器害蟲有效,但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蟲則無效;撲虱靈防治白粉虱若蟲有特效,但防治蚜蟲則無效;辟蚜霧防治桃蚜有特效,但防治瓜蚜效果差;甲霜靈防治各種蔬菜霜黴病、早疫病、晚疫病等有效,但防治白粉病卻無效。

2.菜螟

幼蟲多潛入葉片表麵下取食危害,形成短小的袋狀隧道。

2齡以後即穿出葉麵活動。3齡鑽入菜心,吐絲綴合心葉並結繭藏於其中,食空心葉基部和生長點,可使心葉枯死,不能再抽出新葉。4~5齡蛀食葉柄、莖髓或根部,蛀孔顯著,孔外綴有細絲掩蔽,並排出黃色或綠色的蟲糞。幼蟲可轉株危害4~5株,還可使其患上白菜軟腐病。

防治方法:①翻耕曬土,清潔田園,破壞菜螟越冬場所,減少蟲源。②調節播種期,使3~5片真葉期與菜螟盛發期錯開,並合理安排茬口。③藥劑防治。在成蟲盛期和幼蟲孵化期噴藥,可選用2%滅掃利乳油500~1000倍液、25%亞胺硫磷水劑或可濕性粉劑300~400倍液、50%馬拉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75%辛硫磷乳油3000~4000倍液、50%稻豐散乳油或5%二嗪農顆粒劑1000~1500倍液噴霧;或用苦楝樹根皮或葉粉1份,混合草木灰3份,在晨露未幹時撒於菜心,也有一定效果。

3.小菜蛾

小菜蛾別名小青蟲、吊死鬼。蟲體雖小,危害卻大,初發生時,因其蟲體微小,又潛在植株中心咬食心葉,稍一疏忽,就釀成後患。孵化後幼蟲,隻啃食下表皮及葉肉組織,剩下上表皮成透明狀的小斑點。隨著蟲齡的增長,也可將葉片吃穿成孔。嚴重時,孔孔相連,僅餘葉脈。大白菜心葉受害後,常使大白菜隻有外幫而無心葉,嚴重影響產量、品質。

防治方法:①清潔田園。在夏季甘藍、花椰菜收獲後,遺棄的殘葉根株以及田埂雜草,應徹底清理鏟除,消滅蟲源,防止貽害下季白菜。②施用藥劑種類同菜青蟲。噴藥時,應仔細注意心葉、心背,才能獲得好的防治效果。③注意間苗。

間苗時應將植株心葉上見有結網的幼蟲的幼苗立即拔除。

要選擇合適的農藥劑型,一般乳油、可濕性粉劑可以加水稀釋噴霧;而粉劑、顆粒劑不能加水噴霧,隻能噴粉或撒施。

4.黃曲條跳甲

黃曲條跳甲是大白菜幼苗期重要害蟲。成蟲咬食葉片,把完整的葉片咬穿成無數小孔。幼蟲潛伏土壤表層,圍繞白菜根部,啃食其根部韌皮部,韌皮部一經被啃去,地上葉片就萎蔫死亡。幼蟲危害的嚴重性,更勝於成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