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話外話之八部大王傳略(下)(1 / 2)

隨著涅殼賴勢力的不斷壯大,不免得驚動了朝廷。當時正值唐玄宗天寶年間,安史之亂搞得整個中原地帶頗不太平,這涅殼賴相比安史之亂來說,還不算的緊急的事情。但朝廷也絕對不能坐視不管,若是任之發展下去,必然威脅朝廷,到時候再想打壓消滅,恐怕也就晚了。

當時唐玄宗抽派了大將封常清攻打酉水八峒,一連攻打了月餘也沒有成功,反倒是雙方損兵折將很受其害。大將郭子儀瞅著這酉水八峒勢力不小,若是這般廝打下去,即便勝了對朝廷也沒有什麼好處,於是郭子儀覲見唐玄宗道:“為今之計,招安為上。如今安史叛逆囂張,酉水八峒雖然勢眾但也隻不過是散勇,況且朝廷即便打贏了也不劃算,我們何不來個一石二鳥之計,招安了這酉水八峒,然後派他們去攻打安史叛逆,這無論輸贏,都能消除一方勢力。”

唐玄宗聽了郭子儀的建議覺得在理,便下令招安。酉水八峒頗受戰爭之苦,涅殼賴聽那唐軍來使說朝廷要招安,思前想後覺得朝廷開的條件這麼好,心想自己本來也就無心與朝廷做對,這接受招安免遭戰爭之苦也不失為上策,便也應了朝廷招安的事兒。唐玄宗聽說了涅殼賴接受了招安,頗為高興,便冊封了涅殼賴為八部王,統領酉水八峒。

這且說涅殼賴招安之後不久,朝廷這就派人來宣旨,說這北部安史叛逆頗為囂張,朝廷要求涅殼賴率領部下平定叛亂。涅殼賴自然曉得現在自個兒是朝廷的人,應當聽從皇命的調遣,便整治了部下,帶著自個兒的兵將前往河北一帶平定安史叛亂。

無論是安史叛逆,還是涅殼賴,都不是省油的燈,也都是讓朝廷頭疼的隱患。郭子儀這一招讓安史叛逆和涅殼賴先來個“兩虎相鬥”,兩敗俱傷固然是好,若是滅了其中一方,那剩下的一方也就好對付了。

唐上元二年,安祿山被殺之後,安史內部叛變,史思明為其子史朝義所殺;而正在此際,涅殼賴率領八部兵將繼續攻打安史叛軍,雙方交戰於洛陽一帶。雖說安史叛軍式微,但有道是“破船也有三斤釘”,安史叛軍憑借這“三斤釘”與涅殼賴的八部兵將決一死戰。結果可想而知,盡管涅殼賴也損兵折將,但終究將安史叛軍平複殲滅,凱旋回朝。

大唐天子喜出望外,率領文武百官迎迓涅殼賴與八部兵將歸來。大將郭子儀提醒唐玄宗道:“涅殼賴並非泛泛之輩,如今他擊敗安史叛軍,勢力可見一斑;如今何不借此機會設宴款待與他,趁機將他滅掉。”

唐玄宗不是沒有這個顧慮,變暗許了郭子儀的建議。涅殼賴率領八部兵將歸來,唐玄宗表現的十分高興,下令要設宴款待涅殼賴和他的部將,可涅殼賴婉言拒絕道:“如今雙方大戰之後死傷無數,傷者需要醫治,死者更要運回酉水八峒安葬,哪來的時間吃宴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