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來了。這部《毛澤東眼中的曆史人物》終於付梓了。
二十七年前,十一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春風又綠江南岸,上層建築開辟了思想解放的寬敞大路,打破了多年禁錮的閘門,我於是按照自己研讀的思路,選擇了這個文化底蘊特別濃鬱的課題,即毛澤東和中國曆史文化,作為自己的研究目標。
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我作了多次嚐試,廣泛閱讀、搜集毛澤東著作和有關毛澤東的專著、回憶錄,凡有所取,必讀無遺,並編選和出版了《毛澤東和三國》、《毛澤東與三國演義》、《毛澤東與水滸》、《毛澤東與紅樓夢》、《毛澤東與西遊記、封神演義》、《毛澤東與東周列國誌》、《毛澤東與姓名文化》、《毛澤東與地名文化》、《毛澤東與書畫文化》、《毛澤東與民俗文化》、《毛澤東與戲曲文化》等十一部文錄。它們的問世,也為這本書的寫作和研究,做了應有的準備。
本書立意是要盡力將由中國大陸(不包括港、澳、台和海外華人區)公開出版物中有關毛澤東與中國曆史人物的言行文字,按篇作有係統的敘述和介紹;為求各篇有體,斐然成章,有可讀性、知識性和科學性,即以毛澤東有關言行為主軸,且作上下文字的串聯和梳理,文必有據,力求不說冗話、空話和多餘的話。凡對出自毛澤東的言論(包括他人回憶所記述),不作任何推理和猜測,使讀者有直觀、完整的認知。
中華曆史上下五千年,現見毛澤東公開所評說中國曆史人物,不過三百餘人,本書得以能成篇的二百四五十人,還有不少因材料缺乏,片言隻字,難以單獨成篇,如甘羅、趙武靈王、祖衝之父子、蘭陵王高長恭、陸羽、鑒真和尚、陳規、程顥程頤、周敦頤、賈魯、徐達、袁崇煥、夏完淳、洪承疇、鄭板橋、戴名世、戴震、顏習齋、李恕穀;也有見於中小學課本的若幹人物,至今尚未見有公開文字披露,如賈思勰、吳道子、黃道婆、郭守敬、鄭和、朱載堉、史可法、鄭成功、努爾哈赤,也隻有付之闕如了。此間某些專著、回憶錄所記,如1910年毛澤東就能說“農民領袖李自成起義,與昏庸官府作鬥爭,為的是使天下人均田均富”(趙誌超《毛澤東和他的父老鄉親》,湖南文藝出版社1992年版第430頁);1934年6月,毛澤東和孫毅談話時說清末權宦李蓮英,被人暗害。“家人找到他時,隻剩下了腦殼,四肢和軀幹都不知去向了”(《名將孫胡子》第110頁);1949年8月28日,毛澤東在中南海接見林遵時說:“馬尾船政學堂以前還出了劉步蟾、鄧世昌、林泰曾,都是著名將領,甲午海戰中的英雄”(吳殿卿等《毛澤東與海軍將領》,解放軍文藝出版社1999年1月版,又見《建立強大的海軍》)。前例中所提出的“農民領袖”,似乎要至三四十年代才提出的;而“李蓮英失頭”和肯定劉步蟾是“英雄”,那都是在1978年後才見諸於媒體的,此處有脫離認知時空超前之嫌,難斷是否出自毛澤東之口,因是孤證,由此也就不敢作為素材,寫進有關篇章中了。
無邊光景一時新。本書寫作受到各方師友的鼓勵和支持,中共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中國中共黨史學會等主辦《黨史信息報》自2001年到2002年的兩年間,連載了部分篇章;在此期間,上海社聯《現代領導》,也作了選載。此次出版,又蒙上海辭書出版社曆史地理編輯室許仲毅、楊柏偉編輯作了審核,並就整體裝幀作全景式策劃,是以文圖並茂、錦上添花,相得益彰。
為便於閱讀和查考,本書寫作分兩部分,正編以毛澤東說中國曆史人物為篇;副編乃寫毛澤東和傳統文化、典籍。兩編相輔相成,小有滲透,以便讀者對照、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