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46年9月,東魏丞相高歡大舉西征,卻受阻於西魏大將韋孝寬鎮守的玉壁(今山西稷山西南)而被迫退兵,不久就憂憤成疾,臥床不起。
自知不久於人世,他開始考慮後事,把世子高澄召到了自己的身邊。
高澄是高歡的長子,時年二十六歲。他不僅長得帥,而且從小就聰穎過人,高歡對他非常喜愛,很早就刻意栽培。十二歲時就為他成婚,娶孝靜帝妹馮翊長公主為妻;十六歲時,就任命他為尚書令、領軍、京畿大都督,讓他入朝輔政。
一個小孩怎麼可能當此重任?
當時所有人心裏都有這個疑問。
然而高澄的表現卻讓人心悅誠服。
他少年老成,辦事既有能力又有魄力,既有膽略又有策略,朝廷內外沒有人敢輕視他。
不久高澄又兼任吏部尚書,他整肅朝綱,提拔人才,做得相當出色。
544年,高澄二十四歲時,又被擢升為大將軍、領中書監,總領朝政。在父親高歡的授意下,他大力反貪,打擊權貴,樹立了自己的威信,也提拔了一批自己的親信。
然而,高歡卻依然很擔心。
雖然高澄已經曆練多年,但畢竟還年輕,如果自己不在了,他能掌控這個龐大而紛亂的帝國嗎?那些與他一起打天下的元老們會心甘情願地聽命於他嗎?
高澄看起來也顯得憂心忡忡,對於這麼早就要接班,顯然他並沒有足夠的準備。這種感覺有點像第一次被男人追求的少女,既滿懷期待又惴惴不安。
高歡問他:雖然我病了,可是我覺得你擔心的並不是這個。你到底擔心什麼啊?
高澄低頭不語。
高歡再問:是侯景吧?
高澄點了點頭。
侯景是羯人,也是高歡的同鄉好友。由於左腳生了一個肉瘤,所以他走路有點跛,但正如個兒矮沒有影響梅西成為足壇巨星一樣,他這個缺陷也並沒有影響他成為一員名將。
他善於騎射,驍勇無比,更重要的是他頭腦敏捷,足智多謀,因此得到高歡的重用——讓他擔任河南道大行台(河南地區最高軍政長官),手握重兵,專製河南。
侯景性格桀驁不馴,目空一切,除了高歡,幾乎誰也不服。
高澄年輕氣盛,做事強勢,難免與侯景產生矛盾。
兩年前高澄鐵腕肅貪,牽涉到了侯景,從此他們更加水火不容。
據說侯景曾經說過,高王在,我不敢有異心;如果高王沒了,我絕不與高澄這個鮮卑小兒共事!
高歡對侯景的所作所為也了如指掌,但他自信能駕馭侯景,如果侯景是孫悟空,那麼他就是如來佛,侯景無論如何也翻不出他的手掌。
當然,高歡一直都很清楚,在他的手裏,侯景是良藥;然而在高澄的手裏,侯景則毫無疑問是毒藥。
該怎麼為自己的兒子解決侯景這顆毒藥呢?
高歡早就準備好了解藥——慕容紹宗。
他對高澄說,侯景專製河南,已有十四年,常有飛揚跋扈之誌。非你所能駕馭。可以與侯景相匹敵的,唯有慕容紹宗,我故意不予重用,現在你正好起用他。
慕容紹宗出身名門,是十六國時期前燕名將慕容恪之後,他擅長兵法,侯景當年曾經師從於他。但自投奔高歡以來,卻一直擔任閑職,被雪藏了整整十三年。
高歡的心機之深,謀劃之遠,真是令人歎為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