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前言(1 / 1)

如果舉辦一場辯論會,主題定為“讀書為了誰”,一方觀點認為“讀書為了自己”,而另一方觀點認為“讀書為了別人,比如家長或是老師”,那麼,這場辯論會一定精彩異常,雙方也必定會為了自己的論點據理力爭。如果前者是正方,後者是反方,那麼,不用多想,正方代表定是以家長和老師為主,而反方就是廣大青少年了。

想象一下這場辯論賽的場麵,想象一下為自己進行辯論,將自己平時積壓內心的話全部說出來,你一定會覺得暢快淋漓吧?

“說什麼讀書是為了我們自己,為了我們有一個好的將來!可是卻見著爸爸媽媽和老師比我們都急!天天叮囑我們要讀書讀書讀書,說得我們耳朵都起繭了!比如說考試吧,要是考得好了,家長和老師比我們還開心,要是考得不好,爸爸媽媽的臉上陰雲密布,老師的態度也會忽然轉變。的確是我們在讀書,但總覺得讀書不是為了我們自己,倒像是為了讓爸爸媽媽開心,還有讓老師高興。他們隻知道天天給我們壓力,卻不知道我們心裏的壓力甭提有多大,可能我們是年齡小,體會不到父母和老師的良苦用心,但是我們意識不到讀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這也不是我們自己的問題吧?”

“說什麼讀書是一件幸福的事情,當初自己還沒現在的條件讀書!可是問問周圍的人,誰不覺得讀書簡直就是一件苦差事?讀書就是一項成人布置給我們的任務,沒見過誰主動地願意去完成任務,為了完成任務而開心的!”

“讀書壓根就沒用,看看現在社會上,不是有很多人沒有讀什麼書照樣取得成功了嗎?他們要麼大紅大紫,要麼財富堆積如山,多讓人羨慕啊,為什麼我們還要在這傻兮兮地苦苦讀書呢?”

你的心裏是不是早被這些話塞得滿滿的?

也許你正是厭學者之一,你覺得讀書是為了別人而讀,讀書沒什麼意義,讀書更是一件很無趣的事情。比起念abcd,顯然唱流行歌曲更帶勁,比起厚厚的作文選,當然是漫畫和偵探小說更吸引人;比起叮叮當當地敲琴鍵,你肯定更迷戀球場上的揮汗如雨;比起苦吟唐詩宋詞,你一定更喜歡追求時尚緊跟潮流;比起沒完沒了的補習班,網絡遊戲肯定更加吸引你......

因為你把讀書看成是為了他人而讀的任務,於是,你自然更願意放鬆地去做喜歡的事情,而不是被強迫著讀書,殊不知,讀書是為了你自己!

讀書絕不是父母為了一己私利而強行布置給你的“任務”,因為,你始終是讀書的最直接的獲益人!這是誰也無法取代的!在這個競爭日益激烈的現代社會,知識就是力量,是每個人賴以生存的基礎,沒有知識就無法在這個社會上占有一席之地。也許你想著有父母就可以了,但是你要知道父母始終有老去的那一天,那時,你還是需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而今天不讀書,明天就會腳步蹣跚,就會被眾人擠出競爭的人群,這時又何談抱負和理想?也許你又想,很多人沒有讀書照樣成功了,的確存在這樣的情況,但大浪淘沙,適者生存,這個社會最終留下的一定是具有真才實學的人,隻要不讀書,遲早會被淘汰。李嘉誠小時因為家境貧寒而被迫輟學,但他從來沒有放棄過讀書,他的成功和讀書息息相關。縱觀眾多成功人士,他們無不以讀書為樂,而讀書也帶給了他們巨大的益處!

書中藏著一個小世界,隻有願意發現和善於發現的人才會懂得讀書的妙處和樂趣,不要說讀書不快樂,那是因為你沒有正確地看待讀書,當你端正你的心態,把學習當成自己的事情,主動地去學習時,你一定會有意外的收獲!

有的人將讀書比作孫悟空腦袋上的緊箍咒,為了逞一時之氣,就放棄了讀書,雖然一時“徹底地解放了”,但換來的卻是終身後悔。

記住,每個人都是上帝精心雕刻的果子,如果果子不願意吸收陽光雨露,自己不願意長大,那就注定隻能永遠都青澀著,相反,想要變得更加精致更加飽滿,就必定會使盡全身力氣,盡情地吸收著大自然的精華。

讀書為了誰?

讀書就是為了你自己!

本書正是為了解決目前廣大青少年朋友們對於讀書所存在的諸多困惑。書中精心細致地向你剖析了讀書的目的和意義,真誠而發人深省,娓娓道來的同時,又可以為你提供實用性的幫助,如果你想重新看待讀書,並將讀書變成一件自動自發而又輕鬆愉快的事情,那就打開此書,本書會告訴你想知道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