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生命都生在最好的時代。
這是幾百年前一個不知名的哲人總結出的。雖然我實在不同意他的說法,但由此可知這家夥絕對生在一個美好的時代,最起碼那個時代的思想是活躍且自由的。哪怕說錯話也不至於惹來大麻煩。而在我這個時代,一句話說得不對,很有可能引發一場大型戰爭。我說的可都是真的。
在大發牢騷的同時,我相信我也有自我介紹一番的必要。本人性別男,今年17歲(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因為我自幼體弱多病,可是家庭經濟拮據,生病就是要命),單名一個字——文,複姓司空。目前知道生死的親人,隻有一個無比落魄的親叔叔和一個讓我頭疼無比的大我兩歲的親姐姐——南宮淩雪。
由於我九歲時生過一場大病,失去了九歲以前的所有記憶,對於那之前的事,隻能聽姐姐的敘述了。
據她說,在我八歲那年,我們的父母失蹤,唯一的叔叔自顧不暇,至今都沒有穩定的工作,這種情況下他根本管不了我跟南宮淩雪的死活,因此我和南宮淩雪也可以算是孤兒了。至於為什麼南宮淩雪與我姓氏不同,就什麼都問不出來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她確實是我姐。哪怕她的思維能力停留在九歲,哪怕她捅的無數簍子都得由我出麵為她解決……
她一直堅信我們那親愛的老爸老媽還活著,並且一定會回來與我們團聚。對於她這種美好的幻想,我真心不願意戳破。讓她懷抱著希望好好地活下去,我認為這比什麼現實不現實更來得實在。
父母留給我和南宮淩雪的東西不多,但足以讓我們豐衣足食。一間兩房一廳且添置好家具的住房,一筆數量可觀的存款,一本被翻得邊角翻卷的舊書,以及一張無法讀取的光盤。
可即使不用為生活費用發愁,南宮淩雪仍舊在課餘兼職大量工作,風雨無阻,起早貪黑。但同時,她卻不允許我也出去打工,“打工?你?算了吧!風一吹就把你吹老遠啦!”她阻攔道。雖然她說的有些誇張,但我確實弱不禁風,因而隻得作罷。於是,我自覺地承擔起家裏所有家務(包括幫她洗衣服),並為她準備好三餐。
提及到24世紀,國家高層們統一稱其為“人類的盛世”,達到“天下為公”的高境界。雖說真實情況可以用南宮淩雪的話來概括——全人類被人工智能機器飼養。機器人勞作,機器人處理繁複的腦力工作,機器人照顧人類飲食起居……總而言之,人們的生活離不開機器人與人工智能。當然,我和姐姐南宮淩雪除外。她似乎對高級人工智能機器人很沒好感。
與古代人相比,最大的不同應該是人們的閑暇時間更多了,也不會有“餓死人”這種說法了。某種程度上也確實算是一個美好的時代——消滅饑荒這一個大敵了。不過人吃飽了沒事幹,很容易因無聊而四處惹是生非,23世紀頻繁的戰亂就很能說明問題。引用古人的話,這是典型的“吃飽了撐著沒事幹”。
這時,有識之士們指出,“這麼做未免太不科學了吧?”為了很科學,各國在連年戰爭後選擇握手言和,然後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究實物虛擬化技術(又稱“虛擬現實”技術)。這可是項大工程。
實物虛擬化技術,是以裸眼三維技術、觸感模擬技術、遠程通信技術、互聯網絡技術等等(肯定不止這幾種,但可以搜到的隻有這幾種)為基礎的一項綜合技術。它能讓人通過使用特殊儀器,“進入”儀器所模擬出的虛擬世界。在這個“世界”中,你的所觀所感與現實世界無異,而且你的所作所為對現實世界不會有直接的影響與改變,舉個淺顯的例子,你在虛擬世界中也許身受重傷,但原本就健康的現實世界中的身體依舊健康。
然而,這隻是官方的說法。估計世界上知道真實情況的人,就隻有該項目的三個核心負責人了吧。但具體是哪三個人,也仍舊無人知曉。
自23世紀90年代開始的“實物虛擬化技術”工程,耗時三十年後,正式宣告結束。凝結了無數科研人員的心血的“虛擬現實”技術很快便被投入商業化生產中。而為了推廣該技術,虛擬網遊也被配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