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方女士和先生的收入都基本穩定,雙方家庭負擔不重,積蓄也比較充實。方女士在打理家庭財務時,不僅適當地進行投資,同時也考慮了一家人的保障問題。她先是為自己和先生購買了重大疾病險和人身事故賠付險,以保障他們一旦發生意外,孩子的生活教育能有保障。其次,她還給自己另外購買了住院醫療險,給先生購買了意外險,給孩子購買了返還型的分紅險,為孩子建立了安全保障係統。
在投資方麵,方女士傾向於股票投資。“我從不炒黑馬股、題材股,一般都是購買一些分紅比較慷慨的優質股,如果股票上漲達到我的收益預期就賣掉,如果不行我就拿著等它分紅。”從1997年開始投資股市以來,方女士以自己獨特的投資方法,不僅沒有虧錢,還獲得了可觀的收益。
看著經濟發展勢頭越來越好,方女士現在也開始謹慎地投資一些商鋪,不過,這方麵投資回報較低,方女士隻是小作嚐試。
方女士的例子是不是能給你一些啟示呢?隻要善於理財,就算不是很有錢,也可以讓自己的生活變得越來越紅火,真正體會到經濟增長帶來的果實。所以,一定要轉變自己的觀念,從現在開始為自己進行一個理財計劃,讓自己盡快成為理財高手。
樹立了正確的理財觀念,更為重要的問題就是怎樣才能掌握理財的技巧。理財是一門學問,是需要學習的,但是隻要掌握了技巧,成為理財高手也不是件困難的事。麵對銀行、保險、股票、基金、債券、外彙等眾多的投資渠道,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製訂自己的理財計劃,而且,還可以依靠專業人士的幫助。總之,隻要認真分析,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理財方式。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理財也不例外,進行投資理財之前要有一個明確的計劃。摩根斯坦利資產管理公司的蘇珊·赫什曼說:“人們犯的最大錯誤是沒有方向,不知道要實現什麼目標。”如果沒有明確的目標,自己的情緒很可能會隨著每天的股市的漲幅而起起落落,這是一種煎熬,與理財的初衷就相去甚遠了,但是如果有理財目標的話,就可以很理性地麵對市場的變化。
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目標,假如你想要去歐洲旅遊一番,而一些家庭想要買一部車,但是這些都隻是一個模糊的想法而已。你究竟想要去哪幾個國家?要旅行多久?住什麼樣的地方?……這些都是問題。不一樣的計劃需要的金錢也不一樣。因此,應該把自己或者家庭的願望轉化成一個數字,一個明確而具體的理財目標。
把自己或者是家庭的願望一個個都列舉出來,畫掉一些根本不可能實現的想法,把自己的可行性目標列舉出來。
目標要具有時效性,還要有一個可以檢驗的標準,例如,我想在兩年的時間內買一部奧迪A6,這個目標的時效性就是兩年的期限,檢驗的標準當然就是賺的錢和一輛奧迪A6的標價比較。
還有一點,我們投資理財得到的回報都是金錢而不是我們想要的房子、汽車,所以,有了確定的目標還是不夠的,接下來的事情就是要把我們的目標進行金錢的換算。在換算之前,要把自己的目標確定化,模糊的目標不能量化。比如說,你想要買一輛汽車,那麼你就要具體化你的汽車了,要考慮買什麼牌子的,要什麼性能的,耗油量等因素,把這些都確定了之後,你就可以把你的目標換算成金錢了,總的金額算出來那就是你的目標。
有時候,你確定的目標要經過很長時間才能實現,這個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把目標分解成幾個階段,設定小目標,把近期能夠完成的小目標換算出來,盡快去製訂計劃,找到恰當的理財方式去實現,隻要一個一個階段的小目標實現了,那麼距離自己的總目標就一步一步地接近了。
同時,理財目標的確立必須與家庭的經濟狀況與風險承受能力相適應,才能確保目標的可行性。確立了階段性的理財目標之後,理財活動才能有條不紊地進行。
有了理財目標,還要對個人或者是家庭進行資產評估。評估的目的就是要對家庭的收入、資產等做到心中有數,有利於選擇理財方向和確定投資的項目。
家庭資產是指家庭成員所共同合法擁有的全部現金、實物、投資、債權債務等,以貨幣進行量化之後的淨值。信譽、學識、社會地位等無形的東西,雖然也屬於財富的一種,但無法對其以貨幣進行量化,所以在理財活動中,不將其歸納為資產的範疇。
資產是您擁有的財富,包括以下幾方麵:
固定資產為店鋪、汽車、家具、收藏品等;
流動資產為現金、外幣、債券、股票等;
投資資產為住宅、黃金、珠寶、公積金等。
負債是您應償還的債務,包括兩方麵:
長期負債為按揭還貸、汽車分期付款等;
短期借款。
將以上所列舉的項目以貨幣進行量化之後,用資產合計數減去負債合計數,得出的淨值就是家庭實際資產總額。
理財還要確定自己的投資期限。理財目標有短期、中期和長期之分,所以不同的理財目標會決定不同的投資期限,而投資期限的不同,又會決定不同的風險水平,因此,在進行資產評估的時候就要注意到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