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6月,聯合國大會上,五個常任理事國中的中國、美國對“東盟”的成立投了讚成票,其他的英法蘇三國投了反對票,表麵上似乎已經決定了“東盟”的命運將是失敗的。
但是隨後生的事情恐怕三國怎麼都不可能想到,過三分之二的聯合國成員對此投了讚成票,特別是英國人非常在意的阿拉伯世界和曾經被德國人欺淩壓榨過的歐洲小國,甚至是非洲正在鬧**的國家,和南美洲的巴西、智利、阿根廷等等,這樣的結果是他們無法控製的,按照聯合國憲章,“東盟”的合法性就此確立。
隨後,不甘心的英法立即對其動製裁動議,卻在美國的棄權和中國的一票否決下不能成功,從法理上幹掉“東盟”的機會落空了!
對這樣的結果,英法非常之惱火,他們四下裏嚴厲質詢美國人,怎麼會明知道會造成嚴重後果的情況下還做這樣的表態,難道他們不知道,西方世界應該聯合起來一致對外的嗎?一旦亞洲人或者說中國人完全掌握了亞洲局勢,必將形成與西方世界分庭抗禮的姿態,那時候西方世界想要維持這樣的統治權和經濟展,都將十分困難!說到底,沒有殖民主義的廉價勞動力和廉價礦產資源支撐,資本主義的展將會困難重重,這一點,美國人應該想到的啊!
美國人的確想得到,甚至就在杜魯門政府作出這樣的決定時,也遭到了議會很多掌握實權的議員的嚴厲質詢,但隨後他不費多大力氣就說服了背後的銀行家和財團大佬們,因為他們得到的明確答複,和已經拿到手的各類合同都已經保證了他們的利益,至少在美國人的層麵上,並不因為“東盟”的出現而改變多少。
最重要的是,他們就算反對.也無濟於事,這個世界說到底是經濟和軍事說了算,當這兩個方麵的訛詐都失去作用以後,其他的條件就無關緊要了,誰讓他們的對手已經有了談判的資本,已經可以從各個層麵上跟他們展開競爭了呢?“東盟”的建立,說到底並不需要其他國家的同意,隻要中國人自己願意,就夠了!
1946年的7月,另一個不起眼的消息出.現在人們的眼前,中國新開拓出來的領地已經進入到瘋狂的建設當中,為了管理的方便起見,西北地區開拓的新土地被命名為西域特別行政區,以此來紀念漢唐以來的絲綢之路,和中華民族探索的偉大曆程;東部以海參威為核心的半島地帶命名為濱海特別行政區,作為整個遠東政治經濟的核心,改回本名為北海的原貝加爾湖地區,命名為北海特別行政區,而最kao近西伯利亞地區的新工業帶,則命名為北疆特別行政區,加上庫頁島特別行政區和外蒙特別行政區,如此六個巨大的區域,將整個西北地區全部隔離開來。
為了管理上的方便,也為了將.這新的疆土跟中國本土分辨開來,這所有的特別行政區加在一起,統一為“大夏特別行政區”以示特殊。
隨後,陳曉奇認命了整個“大夏特別行政區”的整個.管理隊伍,並從經濟、軍事的各個層麵進行了新的改組,將部署在此的國防軍重新劃分,形成一個完全**於中國本土之外的,由“複興黨”人全部抓在手中的一黨執政政體,並以這樣的麵目對世界次揭開他們的麵紗。
在1946年的1o月,中國國內的兩黨談判再次破裂,自以為.實力雄厚可以做一番事業,特別是將遠征軍和海外駐軍全部調回來後,更將台灣基地經營完善妥當的**蔣介石部認為時機已經到來,容不得g軍繼續在他的手底下折騰,立刻命令部隊搞幾次大規模的戰鬥,一舉蕩平這個心腹大患。
而已經看穿**核心虛空的g軍同樣充滿了信.心,雖然**的數量達到他們的兩三倍之多,空軍陸軍的裝備也大大優於他們,但是從戰鬥精神上看,從戰鬥力的出點看,**實際上不堪一擊!最重要的一點,是**仍舊沒能形成“為什麼而戰”這個最重要的問題,數百萬**的心目中,當兵仍舊是吃糧升官財的思想占了主流,過一半的人都是抓壯丁弄來的,這些人的心中並沒有家國天下,沒了外敵威脅的他們,幾乎都在得過且過的胡混度日。
反觀g軍,從十年.前開始就已經領悟到了革命的真諦所在,因此在陝北時代開始,整個隊伍中的所有士兵,從基層開始以指導員、政委製度為核心,從基層戰士開始進行普遍的思想教育,讓每一個人都能體會到戰鬥的意義所在,從當初的保家衛國,到現在的為全國老百姓尋找一個光明和平幸福的未來,所有人都充滿了憧憬和希望,戰鬥的時候,這些人的勇敢和犧牲精神,壓根都不是**那些混日子的家夥所能比擬的。
近代軍隊和現代軍隊的差距,就是這麼至關重要的一點。盡管中央軍上下已經解決了武裝問題,部分部隊的裝備甚至不在美軍之下,但是最為重要的思想部分,這些部隊的士兵幾乎毫無例外都是為了自己的長官而戰鬥,都是為了自己未來升官財而戰鬥,都是為了多吃一口好的而戰鬥,卻極少有人是為了自己的家人和國家,是為了民族和未來,是為了自己旁邊的戰友和兄弟而戰鬥。
為了榮華富貴而拚命的人都是怕死的,因為他們死了的話,再好的東西也無濟於事了,但是為了理想而殉道的人卻不這樣,他們都懷有激烈的情感,他們的犧牲能夠換來下一代或者自己家人的幸福,他們的犧牲意義,要重大的多。
人都是精神和思想引領的生物,隻要解決了這個製高點的問題,就會拖胎換骨完全不一樣。即使失去了一個強大的**同盟做後盾,看起來勢力偏弱的g
軍卻有著比**更加光明的未來,所以他們的信心,是前所謂有得充足。
1946年的1o月,當兩黨談判再次破裂之後,雙方之間毫不猶豫的再次生武裝衝突,隨即這衝突爆成全麵的戰爭行為。先是兩軍在交叉態勢的四川地帶展開大規模戰鬥,以遠征軍為骨幹的**主力和對方的兩個方麵軍力量在西北兩個戰場激烈交火,**還沒來得及揮他們的強大武器優勢,就被對方連續擊潰幾個主要風險,一鼓作氣的丟了成都,朝著重慶方向大潰退!
他們這一退不要緊,正在綿陽前線防守的軍隊立刻背腹受敵,在g軍的前後夾擊之下,摧枯拉朽的變成一團稀爛,經過三個月的戰鬥,寶成鐵路全線貫通,改名為解放軍的g
軍長驅直入浩浩蕩蕩的殺進了天府之國、四川盆地!
四川土地肥沃人口眾多,更因為1937年的中日戰爭中全國力量多有傾斜,導致這裏的人口和工農業經濟整體素質比劉湘時代高了一個檔次,雖然在隨後幾年間買辦們聯手出賣下萎縮了不少,但底子仍舊還在,解放軍得到了這個基礎之後,不但可以大大解決基礎物資的供應問題,更解決了兵員補給的問題,僅僅三個月後,他們就將這一支兵力擴充達到百萬的規模,兵分兩路朝著雲南和重慶揮軍殺去!
四川徹底丟失,令蔣介石大驚失色,他從沒想到解放軍的兵鋒可以如此的犀利,他們的進攻度可以快到這樣的程度,當即命令杜聿明無論如何也要在重慶頂住,不能讓對方順流直下,否則一旦重慶失守,對方兵力直指武漢,則荊襄之地盡陷敵手,都將無險可憑,民國大業行將危矣!
杜聿明畢竟不是浪得虛名之輩,在經過初期的混亂之後,立刻收束部隊在重慶站穩腳跟,憑借這裏當年為了防禦日軍而做的諸多準備,以強大的兵力與襄樊胡宗南部形成犄角態勢,穩穩的將敵軍攻勢擋在外麵,暫時保住了江山的穩固。
在經過這一戰後,似乎解放軍也暫時失去了進攻的力量,他們驟然得到這麼大塊地盤,需要一定得時間進行消化吸收,而不是急著去掃蕩其他地盤,所以局勢再次穩定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