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前言(1 / 1)

辦事藝術模板,是指人們在求人辦事、幫人辦事過程中應該遵循的思維方法、行為模式、程序規範、實戰套路、技巧分寸,以及其他相關注意事項。“模板”一詞最早來源於機械製造行業,是指由新澆混凝土製作成型的模型。而隨著人們社會需求的不斷增加,社會科學也獲得了空前的快速發展,在這種大環境之下,各個領域內不同用途的“模板”便應運而生了。如今我們打開計算機,接通網絡,幾乎可以找到任何自己需要的模板,比如針對各類文體寫作有例文模板,製作幻燈片有PPT模板,建立網站也有網站模板,同樣,在社會上辦事也是有一定的模板可依。但所謂模板隻是一種規範要求,一種原則框架,一種理性套路,年輕人在社會上如何學會說話辦事,如何學會處世社交,先從模板起步,先從模仿中學起,這與具體實踐中必須擁有的靈活性、變通性和創造性操作方法並不矛盾,因為任何靈活、變通或創造性方法都不能超越基本的原則框架和起碼的規範要求。辦事藝術模板就是為人們在社會上辦事提供一種有資可鑒、有章可循、有規可依的基本套路、基本模式和基本方法。

一個人若能在紛繁複雜的環境中措置裕如地駕馭人生局麵,做到逢凶化吉,遇難呈祥,把不可能的事變為可能,最後達到成功之目的,這個人就是個會辦事的人,是個善於把握辦事分寸的人,是個靈活掌握辦事規則與程序的人。

俗話說:“大人辦大事,大筆寫大字”,“路在人走,事在人為”,“明白人不辦糊塗事”,“七分人辦不了八分事”。之所以有如此諸多的說法,原因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能力,辦不同的事有不同的辦事原則和方法。

把握辦事的藝術與分寸,在宏觀上可以從兩方麵去理解:一是恰到好處;二是適可而止。恰到好處,是指辦事要遵循規則、把握分寸、不偏不倚。譬如炒菜可以先從菜譜的“模板”開始學起,鹽多了會鹹,鹽少了會淡,不多不少才會使人吃起來美味可口;裁衣要以人體的“模板”為依循,多一寸會顯得肥,少一寸會顯得瘦,因而古人說:“衣不差寸。”適可而止,是指辦事要有個度,不可太過,過猶不及。譬如“得饒人處且饒人”,“響鼓不用重槌敲”等便是如此。

曾國藩為官一生,之所以官越做越大,權越來越重,是因為他越來越謹慎,越來越小心,感悟越來越多。他的為官智慧,使他很好地把握了為官的藝術與技巧,因而他的影響波及身後幾十載,德行功名,可謂完滿無缺。

把握好辦事的藝術與分寸,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本書從求人辦事、幫人辦事、辦事素質、辦事原則等諸多方麵,對辦事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都進行了逐一的分析與解悟,以大量的實例從理論和實踐上進行了雙重推演與論證。盡管“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相信讀者朋友定能通過本書更好地把握辦事藝術,從辦事藝術模板中感悟辦事的技巧和策略,從而使你的人生之旅一帆風順,使你的事業大廈流光溢彩。

作者

2011年1月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