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祁連城內人頭攢動,交談聲不絕於耳。

“你看了嗎?王爺果然是要幹大事的人啊!”

“怎麼回事?”

“那不是有告示,你自己去看看就知道了?”

擺攤的小販好奇地撂下了挑子,擠進了人群中,正好聽見一人指著布告,念給不識字的人聽:

“觀如今之世道,乾坤混沌,日月無光,九州之地,民怨沸騰。”

“今上昏聵,耽於享樂,荒廢朝政。妖道橫行,結黨營私,賣官鬻爵。苛捐賦稅,多如牛毛;徭役繁雜,重似泰山。”

“夫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萬民之天下,君視民如草芥,民當視君如寇仇。”

“先皇後賢良淑德,母儀天下,卻遭奸人所害,今幸天命未棄大乾百姓,先皇後留有一子尚在人間。昭王主政祁連城以來,外拒蠻夷,內安百姓,籌謀良策,解民之憂,築路修橋,四方通達,民生漸富,歲時豐稔,家家有餘糧,倉廩充實,粟米堆積如山。”

“昭王不忍見蒼生受苦,欲救萬民於水火。故在此呼籲天下有識之士,共同舉義,推翻無道昏君,凡有誌之士,皆可加入昭王麾下。”

“檄文既出,四海響應。暴政必亡,正道長存!”

小攤販聽了,隻覺得胸中一股熱氣在沸騰,連問道:

“我……我也能去參軍嗎?”

看守檄文的士兵見狀,點了點頭:

“當然能呀,王爺說了,隻要想參軍的人都可以去報名,不論高低貴賤!”

小攤販搓了搓手,興奮又猶豫,準備回家同妻兒商量商量再說。

而更多的人,尤其是那些從鄴城趕來的流民,已經結成了小隊,往軍營裏衝:

“大丈夫生在天地之間,總該做一份事業的!”

“對,鄴城老家還有許多人在受苦,我們必須跟著王爺去救他們!”

“就是,皇帝都不打算給老百姓活路了,我們憑什麼還拿他當皇帝?明明王爺才是正統!”

“呃……其實我也沒有什麼建功立業的打算,就是聽說去參軍後每天都可以吃飽飽的,還有人幫忙洗衣服,嗨呀,飽死鬼總比餓死鬼強多了。”

“瞧你那沒出息的樣子!”

……

與此同時,關於當今皇帝和所謂國師的荒唐事兒,也再度成為了祁連城百姓茶餘飯後的談資:

“你們知道上官家嗎?那可是跟著太祖皇帝起事的,代代都是好官清官,死諫先皇一點兒用都沒有,全族五百多口人,差點全都被國師砍了頭啊!”

“對對對,我聽說是先皇後,也就是昭王的生母把那五百多口人救下來的。”

“說到先皇後啊,那也是賢淑的善人,剛剛被封為皇後,就讓京城裏那些經驗老道的接生婆到了下邊的城池傳授經驗,下令500人以上的村子,必須要有一個接生婆,那以後啊,生娃死掉的女人少了挺多。”

“對頭對頭,要是沒有她的話,我兒媳婦說不定老早就難產而死了。”

“可惜呀,好人不長命。”

“說到好人,祁連城裏的錢家當家也是個好人,前段時間不還給咱們修了橋嗎?你們猜怎麼著,他女兒入了宮當了妃子,年前還很受寵呢,年後因為一句話衝撞了皇帝,活生生被砍了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