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家老祖宗一聽便來了興致,在宋伯昭的帶領下,去參觀了土炕。
伸手一摸,溫度尚在,被褥都是暖暖的。
她笑嗬嗬地說道:
“王爺,這也是仙人教你的?”
“老身比不得你們年輕人,天氣一變啊,這膝蓋腰間便酸痛難忍,簡直生不如死。”
“若是可以睡上這暖炕,倒也能輕鬆活過這個冬天咯。”
宋伯昭笑道:
“您老麵色紅潤,福氣還在後頭呢,莫說喪氣話。”
“若有意,我可派匠人為您專門砌暖炕,如何啊?”
“這個炕呢,可以和廚房連著,靠的就是燒火做飯的熱氣,能省不少木材呢。”
吳家老祖宗當即福身道:
“那就多謝王爺咯!”
“老身願意在王爺的煤礦上投三萬兩黃金,聊表謝意。”
趙家和王家也跟著拍板道:
“我們也投三萬兩黃金!”
他們今兒個算是開了好幾次眼了,這鎮北王並非被先皇厭棄的無能之輩,而是寬厚愛民的奇才。
若遲了慢了,以後想跟著做辣椒生意,怕是難啊。
錢明遠聞言,麵露難色,前些年,二弟三弟和兒子在京城置辦宅院、上下打點,花錢如流水,這還沒到回報的時候。別看錢家生意比其他三家規模都大,但一下子拿出萬兩黃金,也是有兩分吃力的。
但做生意的人,最忌諱在外人麵前露怯,他也不情不願地補充道:
“那我也投萬兩黃金!”
宋伯昭聞言大喜道:
“諸君大義,不妨立下字據,屆時按照比例分配煤礦所得,如何?”
顧亞夫將起草好的文書拿了過來,宋伯昭與四家家主簽字畫押後,又敲鑼打鼓地將四家貴客送了回去,說為感謝四家對祁連煤礦慷慨解囊,專門派人替他們修砌可以禦寒的土炕。
老百姓們議論紛紛,煤礦和土炕又是什麼?
這新來的王爺,真是讓他們捉摸不透啊。
翌日,四家人按時送來了黃金,看著滿院的金燦燦,陸凡忍不住罵了髒口:
“天殺的!祁連百姓那麼窮,這四家人倒是闊綽,京城裏的豪族,也沒幾家比得上的啊!”
“一百多年了,不知道搜刮了多少民脂民膏?”
宋伯昭挑眉道:
“民脂民膏?”
“怕不止這些。”
“祁連城地處三國邊界,這一百多年來,大大小小的戰事,發生了二十餘次,有哪一次波及到了這四家人?”
“他們精著呢,你就看那錢明遠,嫡親的大女兒送到了京城,庶出的十來個女兒呢,嫁到哪裏去了?還不是漠北和西域。”
商人逐利,多方下注倒也正常,一些世家大族在政局不穩時,也會將族中子弟派到不同的陣營中去。
但……
總得在多個陣營裏,挑出一個重點出來吧。
也正是因為如此,他才沒有在吳家家主剛提出要投資時就同意,他得讓那些人知道鎮北王府的厲害,讓他們開開眼,知道跟誰混,得到的利益更多,惹了誰,後果更加嚴重。
他饒有興致地問道:
“他們砌了多少土炕?”
“吳家砌了10個,趙家和王家8個,錢家嘛,則砌了……2個,在偏房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