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德國探險家說,在非洲馬達加斯加人跡罕至的熱帶雨林裏,生長著一種神奇的“惡魔之樹”,它有著黑色的樹幹,長而寬大的葉子。葉子邊緣是如刀片一樣的鋸齒形狀。黃昏來臨時,當地土著人圍著“惡魔之樹”做一種神秘的儀式,突然隨著人聲吆喝,一名全身裸露的婦女爬上“惡魔之樹”的樹幹。當那名婦女被迫接觸到那如海帶一樣的葉子時,恐怖的事情發生了,隻見那些樹葉突然狂舞起來,像章魚的觸須一樣伸過來,將那名可憐的婦女緊緊纏住,隨著葉子越來越多,越纏越緊,慢慢地,她的叫聲衰弱下去,接著她的頭部和身軀不見了……這是多麼可怕的植物啊!
香港出版的《科技世界》也有類似的報道:在東非海岸地區,有一種吃人樹,叫做“尼亞品脫”。它的枝條上滿布銳利的尖刺,同時,葉子非常粗厚,也是有刺的。如果人或獸不小心踩著了它,那些枝葉便要把人纏裹起來,越掙紮,纏得越緊。
最讓人不寒而栗的報道是一則關於吃人樟樹的報道:內爾科克斯塔莫妮斯克叢林中有兩棵巨大的樟樹。它們的軀幹龐大,直徑足有6米多。據專家分析,它們已經有4000多年的壽命。其中一棵根部已經腐爛,露出一個3米寬、5米高的大樹洞來。倘若你一不留神靠近樹洞,就會立即被它吞掉。目前,已經有許多無辜者落入洞穴不得生還……這些傳聞性的報道,使一些人相信地球上確實存在這種恐怖的食人植物。
但是植物學家們對此卻持懷疑態度。因為直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能確切地指出它是哪一科、哪一屬的植物,也沒有提供照片作為有力的證據。學術界也尚未發現有關吃人植物的正式記載和報道,就連著名的植物學巨著——德國的恩格勒主編的《植物自然學科誌》以及世界性的有關植物與蕨類植物辭典中,也沒有任何關於吃人樹的描寫。
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呢?帶著種種疑惑,科學家們踏上了探尋吃人樹之路。
1971年底,一支由南美洲科學家組成的大型探險隊,專程赴馬達加斯加島考察。他們在傳聞有吃人樹的地區進行了一遍又一遍的仔細搜索,結果並沒有發現卡爾·裏奇所描述的吃人樹。不過,科學家們在那兒見到了一些能夠捕食昆蟲的豬籠草,以及一些帶刺的麻科植物。這種麻科植物會像刺毛蟲那樣刺痛人的皮膚,但離吃人還差十萬八千裏呢。看來100多年前德國探險家裏奇的說法,隻能被當成是有趣的神話故事,而不能作為嚴肅的科學依據。植物學家們通過這次考察,更增添了幾分對吃人植物真實性的懷疑。
曆史上,尋找“吃人植物”的行動遠遠不止上述的這些。人們非常辛苦地尋找“吃人植物”,卻始終沒有見到它的蹤影,這更讓人懷疑“吃人植物”存在的可能。那麼關於吃人樹的報道又應該怎麼解釋呢?難道都是捕風捉影?一些科學家經過仔細分析以後認為,吃人樹的說法或許是人們根據食肉植物捕捉昆蟲的特性,經過想象和誇張而產生的,要麼就是根據某些未經核實的傳說以訛傳訛。
其實地球上確確實實存在著一類行為獨特的食肉植物(亦稱食蟲植物)。它們分布在世界各國,共有600多種,其中包括瓶子草、豬籠草、茅膏菜和捕捉水下昆蟲的狸藻等。
這些植物的葉子很奇特,有的像瓶子,有的像小口袋或蚌殼,有的葉子上甚至長滿腺毛,能分泌出各種酶來消化蟲體。
植物由根部吸收水分及礦物質,由葉片吸收二氧化碳,再經由陽光所推動的光合作用將二氧化碳、水及礦物質轉化為碳水化合物及其他的有機物,植物因而得以成長。然而這些食肉植物大多生長在經常被雨水衝洗和缺少礦物質的地帶。這些地區的土壤呈酸性,缺乏氮素養料。因此植物的根部吸收作用不大,以致逐漸退化。為了獲得氮素營養,滿足生存的需要,它們經曆了漫長的演化過程,演變出能吃動物的特性。
不過在迄今所知的食肉植物中,還沒有發現哪一種植物能用枝條將人牢牢粘住。吃肉植物均具有形形色色的捕捉小動物(尤其是昆蟲和蜘蛛)的裝置,它們用特殊腺體分泌的“消化液”來消化獵獲的食物,目的在於吸收營養,用動物的氮素來補充它們從土壤裏吸收氮素的不足。一般的捕獲器由葉子變化而來,上邊覆蓋著黏液,長著黏毛,能夠向內彎曲、關閉,樣子很像準備握成拳頭的手掌。
據最新資料顯示,世界上能吃動物的植物絕大多數隻能吃些細小的昆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