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給予就是我們的收獲”—愛,越分享越繁茂(3)(3 / 3)

動物是這樣,人亦如此。分享可以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互相交流和學習,可以使我們更快地成長。青少年正值學習知識的黃金時期,在獨立鑽研的同時,要學會與大家分享新發現、新成果,相互磋商,彼此分享,創造一種積極互賴的關係。合作能夠產生合力,分享能讓人領先一步。因為每一個人的才幹、智慧和個性有其獨特性,所以在一個合作團體內,如果能夠交互、分享、包容不同的特點,就會起到大於單一要素的整合作用。

當然,把自己的東西主動拿給別人分享,這需要勇氣,體現的是仁愛和寬容;而積極地分享別人的思想,則意味著尊重,體現的是民主和合作。

學會分享可以使我們學會關心他人,關心自己;欣賞他人,欣賞自己;有效地團結協作,交際磨合;注意權衡自己在群體中的地位和作用,處理好人際關係;及時地把自己的想法以適當的方式表達出來,走出封閉的自我,積極接納別人的看法,能夠與他人進行心靈的溝通。

許多國際性教育機構調查和研究認為,“學會分享”、“學會交往”、“學會合作”已經是新世紀學習的顯著特征。分享情緒的感受、內心的想法,分享學習和生活中的失敗與成功的體驗,把個人獨立思考的成果轉化為大家共有的成果,而且分享中可以同時以群體智慧來解決個別的問題、以群體智慧來探討學習上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這樣又培養了人與人之間相互協作的精神,促進了大家共同的學習和進步。所以說,學會分享是人生一筆永遠的財富,我們要學會分享,這是一項特別的能力。

國內著名成功學專家黑幼龍先生認為分享是一個挖掘個人潛力的好方法。知名的“周哈裏窗戶理論”(Johari Window)指出,每個人的內在都像一扇窗,分成四個方塊。

第一塊是自己看得到、別人也看得到的部分;第二塊是自己看得到、別人看不到的;第三塊是別人看得到、自己卻看不到;第四塊則是自己和別人都沒有發現的。

和人分享的時候,第二塊和第三塊會愈來愈小,第一塊則會愈來愈大,因為你會表達自己的想法,別人也會把他所看見的部分告訴你。

生活中那些進步較快的人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他們很喜歡跟別人分享,對自己有更多的了解,於是在麵對困境時,也更容易找到解決方式。長時間下來,跟一個隻會埋頭苦幹的人比起來,差別愈來愈明顯。

不管是公事或個人,許多好點子、好的做事方法、好的觀念,都是透過真誠分享才能獲得,光靠一個人絞盡腦汁,不是那麼容易突破。

巴勒斯坦有兩個內海,一個海裏麵有各式各樣的水生植物和魚類,叫加利利海;另一個海裏麵卻沒有任何生物,叫死海。為什麼有這個差別?因為加利利海承接水源之後,將水給了下遊,而死海納入上遊的水之後,卻沒有出口,因此水中累積大量的鹽分,沒有生物能存活。

一個懂得分享的人,生命就像加利利海的活水一樣,豐沛而且充滿活力。隻有懂得與別人交流和分享,我們才能夠在智慧和情感的分享中不斷地提升與發展。

心靈追問:

在與同學們交流的時候,我曾經由於害怕別人知曉我的“獨家”觀點而拒絕表達嗎,這樣的想法對於我思想的成熟有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