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第一章 玄沁之掘(1 / 2)

上古無名典籍有言:八方巨海之中,有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長洲(又名青丘)、元洲、流洲、生洲、鳳麟洲、聚窟洲,有此十洲。傳聞人跡所稀絕處更有神仙之地蓬萊、昆侖。

然這世間有沒有神仙卻不可知道。但修道成仙之流卻漸以成風。由於種種原因,形成各種流派,各流派方士為了提高自己的影響力,故意把修道成仙之學神秘化、演化成教派,於是又有了教派之爭。反反複複的演變,使更多渴望長生不老的修道之士入了歧途,遠望可見,細觀不解。

這故事,便是從十洲之地“青丘”開始的。青丘在南海之地。地方各五千裏,去岸二十五萬裏。上饒山川及多大樹,樹乃有二千圍者。因一洲之上,都是林木,故名青丘。又有仙草靈藥,甘液玉英,靡所不有。又有風山,山恒震聲。有紫府宮,傳聞天真仙女遊於此地。長洲之地自上古至今為正派諸家牢牢占據。其中尤以“靈虛門”、“

西玄洞”、“羅浮寺”、和“括蒼山”為四大支柱,是為領袖。

不知何年有詩傳出:靈虛夜轉飄渺星,西玄流塵淨若水。括蒼五蓮花未落,羅浮新生混元中。

更有傳聞,能悟透者,能得天地之造化,學會真仙之法術,成長生不老之身。第一卷括蒼

第一章玄沁之掘

青丘玄沁平原中,突兀著一個高1200尺,麵積約5000畝,巨包似的丘陵。

這個丘陵叫阿槃丘。它是人世間七千年度廢墟的堆積。上古各個時期的人類文明和遠古修真流派玄天宗的遺跡。層層疊疊,如同一本風化成書的曆史,打開在玄沁平原上。

宇化研坐在綠葉鬆下,眼望著這個丘陵出了神。

當年他是移星堂中礦產、地質類專家,是移星堂核心人物,青丘一流的煉器家。

然而他的聲譽並非在於煉器。他精於研究上古文字。在宇化研將近30年的為移星堂尋礦與地質斷代中,他參與了無數次發掘,可是從來不會像發掘涅槃丘感到震驚。

他幾乎難以置信,自從涅槃丘破土以來,10年的時間已經過去。10年前的秋天,宇化研和他的同門師弟蕭印心還信心十足地認為,他們即將揭開傳說中的玄天台的秘密。如今卻物是人非,而自己已經是括蒼外門移星堂的長老。

根據大約3600年前的修真典籍《古靈寶經》殘本的記載,玄天台中有長生不老的典籍《破迷證道決》。修真心法到了非常高的層次。時隔二千年青丘人的百字碑,則把玄天台描繪成修道成仙的通天之路門。大陸最古老的《古道隱》也曾提到,玄天台是青丘遠古巨頭玄天宗的誕生之地。不過這個玄天台的確切位置始終是個迷。

探覓玄天台的第一條可靠線索是以典型的考古方式找到的。玄天台的發現純屬偶然。

不知具體年月,有一個小門派外出曆練的弟子,在遠遊懷古時,掉入一個莫名石窟。在石窟的的門梁上發現了一塊三麵刻著繁星形文的岩石(後人簡稱靈虛三繁文)。至今為止繁星形文被認為是青丘最早使用的文字。但300年來,一直沒有人能破解。有一天,靈虛門不知何故將其拓印給大陸各坊市尋找有獨特見解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