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略微“奢侈和享受”的戶外裝備(1 / 1)

洗漱包:洗漱用品打理得井井有條。

密封袋:每次出門帶10個,濕的衣褲,買的零食,皆可裝入,塑料袋若不密封常會誤事。以上物品,重量及體積不大,作用不小,特適宜背包族,走在路上就知道好處了,不妨一試。

*戶外旅行攜帶藥品參考

呼吸係統用藥:白加黑或速效傷風膠囊,用於感冒、發熱、頭痛;六神丸用於急性扁桃體炎、咽炎、嗓子痛、喉幹不適等情況。

消化係統用藥:黃連素、阿托品、胃舒平等用於胃痛、胃脹、腹痛、腹瀉;藿香正氣水、十滴水可用來治中暑、胃腸不適等症;

外用藥:創可貼適用於小外傷傷口;紫藥水用於皮膚黏膜感染及潰瘍;紅花油用於外傷或扭傷;氧氟沙星和病毒唑滴眼液預防各種眼疾。

其他藥物:息斯敏用於“風疹塊”、花粉過敏等;乘暈寧用於暈車、暈船等;牙痛一粒丸,複方新諾明或頭孢氨苄膠囊用於抗菌消炎;有哮喘或冠心病的患者應隨身攜帶應急藥物,如息喘靈、硝酸甘油等。另外,所有的藥物應保持幹燥並注明藥名及用法。

*穿衣戴帽原則

輕便:穿過厚的衣服和帶過重的東西,易給旅遊者造成負擔。身體出汗後,脫了厚厚的外套怕著涼,不脫又受不了。因此,出門旅遊應穿戴輕便、實用的衣物。

寬鬆:有些年輕人喜歡穿緊身衣褲,追求“曲線美”。從旅遊保健的觀點看,緊身衣褲不但妨礙關節和肢體活動,而且會摩擦皮膚、

旅行將生活的狀態分成兩個部分:一半是辛苦;一半是快樂。長途旅遊生活中要保持盡可能多的輕鬆,還要保持一定的“奢侈”與“享受”,這也是現在的旅行和以往任何時期的旅行最不一樣的地方。因此,旅途帶東西不要太多,像衣物、吃食等能夠隨時購買的東西盡量少帶。不過以下另類裝備可是體現“奢侈”與“享受”的畫龍點睛之品:

頭巾:徒步於叢林中,蜘蛛網是常有的,讓它纏在頭發上,一定難受,用頭巾不擋視線,拍照不碰取景框,還可以擦汗。一塊漂亮的布方巾,還可當做毛巾或者領巾戴,必要時還能起到禦寒的作用。手杖或棍子:伸縮式的最好,節省空間,必要時趕野狗,拍攝時做獨腳架,開路時可以打草。

飛碟:可當做長途車上的水果托盤、切菜或書寫的墊板、碗碟、小臉盆或盛水器,可謂是水陸兩用的娛樂用品。私人名片:不需要嚇人的頭銜、炫耀的公司。隻有聯係電話、本人地址、E-mai、MSN和QQ。免去反複書寫的麻煩。關鍵時刻,還可做路標,隔100米放上一張,用小石塊壓住,上麵還可給後來人寫留言。當然,如何放得醒目,那也是一門學問,需要動點腦筋。

大方巾:用途隨時隨地。可作浴巾,在江河湖泊遊完泳,眾目睽睽之下,換衣服就如此了;天熱,披到肩上可防曬;天冷,裹在身上可禦寒;到了住宿地,遇到不喜歡的床單,把它一鋪,當床單也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