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書生悟道(1 / 2)

傳說上古洪荒有十大寶物,分別是太極圖、盤古幡、混沌鍾、誅仙劍陣、乾坤鼎、先天五行旗、十二品蓮台、洛書河圖、山河社稷圖、天地人三書,其中太極圖乃是道德天尊太上老君的證道至寶,其外形呈陰陽色,顯現無極之象。

就在薑子牙興周伐商之後,太極圖也隨之消失。殊不知道法可貫通環宇,穿梭逝望,在宋朝即將滅亡之際,蒙古大軍進攻中原殘殺平民,曾一把火燒了終南山的重陽宮,老君見此不由心生憐憫,悲歎世間殺戮之重,天下蒼生萬物竟要遭如此劫難,便起身來到重陽宮,方圓百裏是燒的是寸草不生,老君不忍取出太極圖放在了重陽宮的廢墟前,手中靈犀泛起金光,口中念到:憐我世人,善者多累;太極化生,三生萬物。

隻見廢墟中憑空形成了一座城池,赤瓦青柱,勾角坐龍,走進便是九台蓮花池,水波蕩漾可映天上彩雲,左右兩旁則是青石走廊,左處走廊通往西麵仰天池,臥虎守台,右側通往樓觀台,奇秀峰,龍潭子,繼續往前便是正殿太乙宮,其中有三清塑像,栩栩如生,側殿是六合堂和八方堂,後麵有開闊的廣場,再往後還有幾座臥房,柴房等,再往後方便是後山無極山,無極山有四峰分別是紫閣、大頂、淩雲、羅漢,錯落有致,隱現不定。又有梧桐,鬆柏,樟樹環抱城池,山間還能聽到鶴唳雀鳴,鹿呦蟲叫,可以說是美不勝收。老君點了點頭,拂開雙袖,雙手指劍,太極圖緩緩升起,太極圖浮在了城池的上空,老君用將太極圖的靈力附在了城池之上,在太乙宮前留下了太極圖印。老君看到麵前的城池如此恢宏,滿意地騰雲而去,願有緣人能得此城池,發揚光大。

老君離去時,霞光萬丈,映在山壁上成了一條瀑布。

這淩霄城極為壯觀,就連峨眉金頂和少林寺也難以相比,飛簷峭壁,抱木斜鬆,高台樓閣,蓮池香台,三人越看越驚奇,太乙宮前的確是莊嚴肅穆,

郭聞二人不拜三清祖師,李博是個文人,在塑像前就三叩九拜,

“我們到後麵去看看吧”說罷,三人又去了奇秀峰和仰天池,最後又去看了無極山,山峰淩厲,犬牙交互,似乎是無極而有極,有極而太極的韻味,

這一天下來也是到了休息的時候。後山前方有好幾間臥房,李博挑了一件對著無極山的房間,夜深了,李博有些睡不著了,打開窗戶,山色朦朧,銀月駐足在四峰之上,稍有涼意,李博又翻開了那兩本秘籍,參悟其中的真諦。

第二天,三人都起了個大早,本想就此離去,卻總覺得少了點什麼,邊上山采果子充饑,看看能否有什麼奇遇發生,

夜傍時分,三人回到自己的房間,李博發現自己的包裹似乎被人動過了,但又放得跟原來一樣,盤點了一下自己的東西,倒是什麼都沒少。

李博也不去細究,盤膝坐在床上,雙手半握合一成元寶手印,運行兩儀護心功至氣海,想將氣打通關元穴的時候,頓覺胸口很悶,調息凝神,將真氣收回。心想,這練功並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循序漸進,再運氣海真氣,以緩勁通關元,可是沒想到的是,真氣竟慢慢滲入到任脈之中,但若是力度把握不好,可能傷及性命。

李博的定力極好,這樣一坐就坐了兩個時辰,此時真氣已入任脈,並且貫通上半身,李博將內力集中到右手指劍,淩空一指打中窗戶,窗門被震開,擊落窗外一株小桃樹枝,沒想到剛練得不久便有此成就,

聽到屋裏有響聲,郭聞二人都急忙前來,“三弟,怎麼了”

“我沒事,隻是在練功而已”

“看來三弟是練武的坯子啊,才練沒幾天就有如此功力”聞森也十分驚奇。

二人走後,李博想直接打通督脈,可惜功力尚淺,力不從心了。

又過了一天,郭聞二人起來之後發現李博還沒出來,就去喊他,“三弟,三弟,起來了嗎”發現沒人作答,去窗口一看,發現李博躺在那一動也不動,二人連忙衝進去,搖搖李博,“三弟,三弟,你怎麼了”郭榮著急得很。